“我必须去中国亲眼看看”……近日,在YouTube、X(原Twitter)Instagram等海外主流社交平台上,一股源自上海外滩的“AI热潮”正在迅速蔓延。众多海外科技博主、媒体和普通网友纷纷转发来自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的视频片段,从机器人从废墟中救出婴儿,到一杯语音即可购买的咖啡,中国AI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酷炫”姿态,成为全球舆论场的“顶流”话题。
AI能以多少种方式给你来杯咖啡
这波热议的引爆点,正是外滩大会上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AI应用场景。一段海外博主拍摄的“AI能以多少种方式给你来杯咖啡”视频最为突出。视频展示了他在外滩大会体验AI语音购买咖啡、BrainCo仿生手高难度咖啡拉花、咖啡机器人等等新奇的“点咖啡”方式。视频仅仅发布一小时就获得了数万次观看,并引发热烈讨论。一位美国网友评论道:“这就是AI怎么把日常生活变得有未来感。”
同样刷屏的还有AI健康管家AQ,动动手指就能得到名医“AI分身”的诊断,还可以帮你看体检报告,甚至可以测试皮肤状态。海外网友称就像有了一个私人医生,帮助非常大,很想去外滩亲自看看。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人工智能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从自动化系统到机器人,应用AI已经到达了非常高的水平,这真的太疯狂了。”一位参与了外滩大会的中东金融专家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参会的中东金融专家评论
通过梳理海外网友的讨论,可以发现两大核心焦点:一是AI技术对生活效率的极致提升,二是AI在医疗等普惠领域的巨大潜力。这些生动、鲜活的中国科技故事,有力地塑造了海外受众对中国AI“务实、创新、以人为本”的全新认知。
全球热议背后是中国AI的厚积薄发
这场网络热议并非仅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其背后反映出的产业趋势,也正被国际主流财经媒体深度解读。
知名财经媒体彭博社(Bloomberg)在其专题报道中便明确指出,中国正依托强大的国家战略支持和世界级的制造业生态,全力冲刺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报道也引述了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即到205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应用规模最大的国家。
这种“现象级”的网络热议,正是植根于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所营造的创新土壤。近年来,上海市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从《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到发放总额达6亿元的“算力券”,旨在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推动大模型研发与应用,加速构建从算法、算力、数据到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生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
从外滩大会走红海外的中国AI应用,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全球网友的这场“云围观”与热烈讨论,充分彰显了中国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强大“引力场”。
Inclusion·外滩大会是在上海举办的全球高级别金融科技和前沿科技大会。大会由外滩大会组委会主办,在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届大会主题为“重塑创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