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重塑未来银行,来自外滩大会的业界声音

IP属地 中国·北京 贝壳财经 时间:2025-09-13 20:15:31

AI赋能银行业早已不是噱头或概念,AI为银行业带来哪些“真正”的变化?9月12日,诸多业界大咖相聚在黄浦江畔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进行思想碰撞,共同探讨AI将如何重塑未来的银行业。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指出,AI对于银行业的改变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当下AI的改变,使得AI已经从当初的辅助性工具,变成了银行业务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面向未来,全行业会从数字银行迈向AI银行。AI银行的创新不是要不要做,而是必须加快做。

AI重塑未来银行

AI大转型时代,AI对所有产业和行业都在进行重塑。生产力工具、业务流程、用户体验、产品服务、生态伙伴、决策模式和商业模式都在AI的加持下进行重塑。

“这些重塑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需要十年的旅程。”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认为。

通过AI的运用,将大幅降低银行整体的行政成本和运营成本。比如现在很多传统银行网点的工作,未来都是可以被AI替代的。

兴业银行首席信息官唐家才在外滩大会上介绍称,目前AI在商业银行中进行着部分辅助内部的风险决策、辅助运营以及营销助理等方面的工作,比如每天支行网点的会议都用AI帮助提高效率。

武连峰指出,AI对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重塑才刚刚开始,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

数字银行伴随着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快速铺开,带给客户的体验包括服务渠道快速转移,很大部分解决了金融可得性的问题。今天的AI银行,本质上是在数字银行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带来AI大模型实现新的突破边界,加持下产生的。

在社会经济智能化过程中,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智能金融服务体系,AI为商业银行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革命,更是破解传统金融难题的根本性的机遇。科技是破解普惠金融难题的最优解。

网商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高嵩表示,AI银行很关键的一点是AI一定会带来金融更加普惠,让服务更加平权的场景。

最近几年,网商银行在持续探索AI的应用,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农户资产的可信评估;借助图计算、AI大模型等技术,推动产业链金融向“毛细血管”延伸,还在探索将AI应用于小微普惠理财,这些实践虽然处于初步的阶段,但是方向明确。

未来AI将与银行共融

尽管AI对未来银行业到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很难预测,但是可以想象AI必将对银行业带来一些很明显的变革。未来AI可能会成为商业银行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我们身边无声无息地存在。

杭州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李烔在外滩大会上表示,AI一定会融入未来银行的核心能力当中,给每位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

对于AI银行落地的思考,网商银行行长冯亮指出,AI首先要成为银行业务中每一个领域的专家,这是扎扎实实必须要完成的一步,银行行业里有非常多的多年经验积累的专家,如何把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在AI加持下变得更好。

银行有了AI服务和创新后,第二步是要让银行内每一个员工成为超级个体。第三步是要让超级个体能够将以前很稀缺的,只能向私人银行的百万千万以上的客户才能提供的服务,惠及更多小微客户,为社会创造增量价值,这是最后达成AI银行,需要完成的路径。

蚂蚁数科副总裁曹刚表示,在大模型AI时代,AI银行一定会成为每家银行的标配,银行业务里面的每一个核心业务环节,都会被AI力量辅助、提效,让更多的人能够以更低的门槛使用到银行提供的更加专业的服务。

不过银行业是安全性和可信度要求近乎苛刻的行业,必须保证金融资产和金融数据的安全,保证金融交易和金融服务的可靠性,保证账务处理和账务记录的准确性。

基于现阶段的实践,也有专家指出,中短期的数字金融创新可能并不要求金融模型自身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高超能力,而应更加注重算法与场景的匹配性与适用性,以及强调金融模型的安全和可信性,让客户、市场和监管部门及政府信得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