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贝的预制菜之争爆发以来,罗永浩12号直播主动释放缓和信号,大意是“这事可以翻篇,没必要死磕”。这台阶,看起来是递出来了。
然而!贾总没接! 更劲爆的是,贾总在一个内部或半公开的群里发飙了(截图被爆出),直接指控老罗的行为是“黑社会做派”!这把火不仅没灭,还直接浇了桶油。老罗一看也气的不行,台阶既然不要,那就“战斗到底”吧。
更要命的是,西贝品牌管理早就“空心化”了!
当贾总在前线冲锋陷阵时,很多人纳闷:西贝的品牌公关呢?答案扎心了:那位跟随西贝整整20年、从基层做到集团品牌总监的关键人物,半年前(2025年3月)就已经离职了!公开 简历显示她至今仍在找工作,简历里还强调自己“20年陪伴西贝品牌发展”,“建立有效顾客反馈机制让决策者听到真实声音”,“立足顾客、市场不败”。这对比当下的混乱局面,讽刺值拉满。
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服务西贝十多年的核心营销咨询公司,华与华(就是机场广告牌上那哥俩的公司))此刻的态度就是坚持“没有公关危机”。这很符合他们“效果至上、头铁硬刚”的一贯风格。毕竟他们是“超级符号”(如“I ♥ 莜”)和“洗脑口号”(如“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的缔造者,信奉“美是无用的,一切以目的出发”。虽然“道道都好吃”如今被老罗点了一排雷成了笑话,但华与华显然认为按既定路线走就行。
所以,这场戏现在是什么局面?
1. 核心矛盾升级: 从“菜品吐槽” → “商誉侵权”口水战 → 老板亲自下场指控对方“黑社会”。法律风险和社会观感风险陡增。
2. 内部管理真空: 品牌公关一号位空缺半年,关键沟通和危机应对机制疑似失灵。贾总成了“光杆司令”。
3. 外脑策略固化: 合作多年的华与华选择“冷处理”,其“没有危机”的判断与现实汹涌舆情形成反差。
4. 消费者认知割裂: “预制菜”定义之争(贾总坚称非预制,国标与消费者认知有差)已被更严重的“老板言论失控”和“品牌管理缺失”盖过风头。
这场闹剧早已超越“好吃与否”的范畴,演变成一场由创始人冲动决策、关键职能缺位、外部策略僵化共同导致的品牌信任崩塌危机。 贾总的“头铁”和场外军师华与华的“淡定”,在消费者眼中,恐怕正成为西贝品牌形象新的“负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