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市场走势分化,沪指窄幅震荡,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指跌0.23%,深成指涨0.63%,创业板指涨1.52%。
板块方面,游戏、猪肉、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文化传媒等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2.28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2458亿。
今天两市表现比较分化,深指、创指继续“红周一”,创业板指盘中还创出2022年年初以来的新高。沪市则稍弱,沪指反复翻绿,科创50微涨。
究其原因,还是创业板的权重股表现太强,对指数贡献度显而易见。
但今天的主角,既不是此前热度居高不下的“易中天”,也不是科创板的“寒王”,而是更加“老派”的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新能源赛道龙头。
数据显示,“宁王”单日大涨9.14%,成交额255.87亿元,居全市场首位。
突然爆发,原因何在?我们来找一找。
首先,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早间消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15日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
东风汽车、赛力斯、奇瑞集团、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等多家车企响应倡议。
其次,是上周就有“副主线”表现的固态电池概念,商业化进程正加速落地。
不过由于板块轮动太快,固态电池概念收盘涨幅为0%。
据报道,仅9月以来,就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在固态电池项目上的进展情况。亿纬锂能官宣,公司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已揭牌,公司固态电池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赣锋锂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已形成全链路布局;国轩高科则在机构调研中提到,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良品率已达90%。稍早前,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万润股份、中科电气等也公布了各自固态电池项目的推进程度。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固态电池凭借着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的优势,将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的发展方向,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看好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与设备的企业。
第三,是近期新能源赛道利好频出。
9月12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即180吉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中信建投研报称,锂电方面,锂电板块已经兑现2025年市场需求超预期,当前核心矛盾为2026年需求预期是否继续上修,后续持续关注储能招标及装机数据、2026年指引置信度、2026年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延续情况以及锂电排产信息等。
当然,今天市场上并非只有新能源相关概念在涨。
截至收盘,游戏、影视院线、预制菜以及部分芯片概念也有一定表现。
对于游戏板块,江海证券研报指出,今年1-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国产网络游戏版号同比增长23.53%。游戏版号的常态化发放体现监管政策对于游戏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持续加大。
影视股方面,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9月13日12时54分,2025年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400亿元,历时256天,比去年提前76天。
预制菜概念显然是近期西贝与罗永浩的风波,引起了部分资金的关注。
至于芯片概念,虽然因周末消息发酵,早盘大幅高开,但由于短线情绪仍聚焦在新能源方向,无奈全天低走。
因此有分析认为,今日量能进一步萎缩,意味着在增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先以震荡结构看待,把握热点轮动机会是关键。
但也必须承认,踩准轮动节奏本身并不容易,“反复横跳”容易一步错步步错。如果大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维持高位震荡,板块间的切换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光大证券研报近期指出,历史来看,牛市行情中不一定总是存在长期主线,长期主线的板块特征也并不明显。如果将连续四周滚动涨幅排名均在前2名的板块定义为阶段性机会。流动性驱动行情下,先进制造、TMT、金融容易有阶段性机会;基本面驱动行情下,消费、周期、金融更容易存在阶段性机会。
其进一步表示,本轮牛市目前或以流动性驱动为主,可能正处于中期。TMT或成为牛市中期主线,当前可重点关注,若行情逐渐过渡至后期,可关注金融板块。未来牛市若转向基本面驱动,先进制造值得重点关注,若行情演绎至后期,可关注地产板块。
国金证券则认为,8月A股的上涨源于三重因素叠加——全球流动性水牛,长期系统性风险的化解,以及重要节日和会议的情绪催化剂。
9月初A股一度小幅调整,可能是资金对时点的短期表达,然而A股的第三轮重估——一辆由基本面主导的“慢车”,已经渐行渐近。
该机构向投资者提出三个建议:
首先,对于已经入场的投资者,无需急于离场,因为当前市场的上涨得益于全球流动性泛滥、国内长期估值修复以及短期催化剂的共同作用,监管的呵护态度和充裕的内外资金为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其次,对于尚未入场的投资者,建议保持耐心,等待更佳入场时机。尽管市场已在修复,但未来将更依赖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这需要时间来完成。
最后,面对市场可能出现的下跌,不必恐慌,因为系统性风险正在逐步化解,市场底部在抬升,且长期资金正在入场。
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其建议配置三类资产:1)高股息资产、实物资产和黄金,以应对全球滞胀带来的不确定性;2)科技板块,以捕捉突破经济停滞的希望;3)中国转型中独有的结构性机会,特别是那些在出海、产业升级和下沉消费领域具备独特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行情软件截图
每经记者 肖芮冬 每经编辑 赵云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