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西贝、百果园输掉的这场舆论战,真的证明公关很重要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新消费智库 时间:2025-09-16 18:31:00

新消费导读

最近西贝与百果园遇到的危机,其实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因为背后潜藏着对公关的认知理解的一些偏差。



作者:龙猫君
新消费智库

第一:很多传统消费品牌公司,真的很不重视公关。

不重视公关的意思是在很多甚至都已经上市的老板心智里,压根不觉得公关是一个有用的岗位,所以干脆很多快消品公司,根本没有公关总监这个职位。

甚至业绩一不好,认为不需要公关的消费品公司老板,第一件事就是裁掉公关总监和公关团队,所以最近两年,我接到的很多活是帮助失业的公关同学找到新的工作。

当然也有思想更先进的老板,已经雇佣了公关总监,甚至有时候花钱找到了行业里比较好的公关总监,但是让公关总监的职能异化为做跟市场总监一样的活。

我几个月前,就遇到过一个公关总监,我问他的核心职责现在是什么?他说他现在主要是帮助电商团队卖货,承担KPI的业绩考核,作为公关,他不光没有花钱的预算,还要承担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职责。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点酸楚,为这个行业,也是为这位同学。

不过即使老板愿意给预算,也愿意给一个小团队了,也不让公关的同学卖货了,但很遗憾,我认识消费品公关同学也大多干不了太长久,没几天就离职了,这就要说到第二条,他们大多无法完成向上管理。



第二:消费品做公关,做的是老板的向上管理。

首先是公关自身也有向上沟通能力的局限性。我自己就是一个媒体人,所以我还是比较理解我这样的人。正是因为不想过多和人打交道,所以选择了通过文字去和世界沟通,所以相对而言,我们也更喜欢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这个时候让一个本来就是与文字世界打交道更多的媒体人,去管理一个强势、有点固执,一般人的建议都不大听的老板,中间其实是需要很多复杂的沟通技巧的。

你作为下级本身心理优势就不占优,而面对强势而性格固执的老板,你想去说服而不是迎合,这本身对你的心理能量要求就很高,用身弱者能量去影响本就是身强者,有时候也许你能理解真相,但是你没有能量和办法去说服老板。

所以这个时候老板就往往会选择,去相信外部的媒体人们,但外部的媒体人要么和你没有利益关联,也没必要得罪强势的老板,最多就说几句恭维的话,或者打算骗你一笔服务费,自然要百般迎合于你,结果就是强势的老板得不到真话,而生活在一个他自己构建的的信息茧房里。

其次老板们,因为都是成功过的企业家。他们当初之所以会成功,恰好就是他们的一种绝对自信。其实生于市场的草莽乱世的这些企业家都很不容易,能把企业做到现在这个状态无论是能力、运气都是绝对顶级的,我也很佩服。但由于创业这个过程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绝对的自信,绝对的思想统一,绝对的执行力。这是保证效率的基础,否则没有办法从激烈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

这也就构成了成功者的诅咒,事物必有阴阳二面。你把某一面光环无限放大,就必然有某一面的阴影,乾纲独断的老板,成也独断,败也独断。阴阳万物相生相克,身强当泄,身弱当补,事物永远在两级上互相转换。即使这个时候公关了解真相,但在老板被否定的应激反应里,他也做不了什么。



第三条:做公关,做的是老板的情绪管理。

品牌外露,传播做的好的公司,尤其是定位于相对高端品牌的公司,最重要的两课,其实是老板的情绪管理与老板的沟通表达能力的管理。

这个可以细讲一下,在中国很多消费品老板都有一个高端品牌梦。因为高端意味着溢价,意味着更好的生态位,意味着摆脱红海市场的内卷。

但高端这门子生意真不好做啊,雪糕里的高端品牌钟薛高、水果里的高端品牌百果园、零食里的高端品牌良品铺子,以及这次餐饮里的西贝都遭遇了很大的风波。

除了良品铺子以外,其实你会发现另外三个品牌的创始人都是口才很好,擅长表达品牌故事,自我价值非常鲜明的老板。

你的表达如果有情绪,就必然会有情绪化的表达。情绪化的表达,在遇到同样滋生情绪的受众,就会碰撞出舆情的灾难。

所以这个时候的公关承担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如何承担老板的情绪管理器。老板们一定要知道一件事,今天和十年前比,就是互联网的用户对品牌有了更高的要求,甚至近乎一种完美的道德主义的审视,只要有任何的瑕疵,不完美,都会演变成公关灾难。

这其实给公关出了一个难题,接纳情绪的本应是更大的情绪容器,公关没有办法成为老板在情绪爆发那一刻的容器,因为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活。



老板也是人,他也有他的情绪,或者说他也在找他的情绪出口,当老板的情绪出口遇到外部事件反映的时候,就会形成强大的事件影响的催化剂。

我看过很多商学院,都开设了商学院的课,都在教授中国的老板们怎么发现机会找准定位。但我迄今为止,没有看到中高管商学院开设一门企业家心理学的课,教授老板如何管理疏导自我情绪,如何精进自我的心理能量,如何成为一个更好,更成熟的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商学教育的一些遗憾。

所以很多连串行为的背后,都是情绪的反应,以及情绪反应导致的事件背后的进一步的反应,然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就让公关变得悖论,公关们有这么大的能力,有这么大能量能影响老板们的心力吗?

第四:做公关做的是老板的沟通能力的管理,而不是表达能力的管理。

我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发现大家对一个问题的认知是有点偏差的,就是误认为口才好就是沟通能力好。

表达欲过剩,和表达很好,到会沟通,会和群体沟通是四件事。



一般的公关里的老板的表达,大多停留在第一层,表达欲过剩,或者说情绪应激下的表达。

比如我们平常被人骂了,我们很多时候,因为被骂的否定,尤其是被骂的这个点是自己很在意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会出现应激情绪下的反应。

所以,一个人一直叨叨不觉的说,可能和口才好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就见过一个不停跟我说话,但是我一句都不想听的人,这就属于表达欲过剩。

再说沟通,沟通是有来有往,甚至沟通大部分是倾听能力很好。实话说这点上我遇到的女性创始人和企业家往往都做的相对较好,就是在沟通环境中容易倾听自己,也会有来有往互问一些问题,而不是演变成某一方滔滔不绝的表达。

这在觉得自己产品很好的企业家身边尤其的明显,他们容易陷入到产品与自身自尊水平挂钩的统一性的问题上,会有一种幻觉,就是视产品为自身的一部分,无法把自己与自己的产品剥离开,误以为产品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的高贵自尊心,当自己的产品受到那怕一丁点的攻击或者被人认定为不完美的时候,就会瞬间启动防御心理模式和反击战斗模式。

所以这里依然是一个心理学+沟通的问题,而沟通的第一步是如何冷静下来真实的倾听,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对我们表达训练很多,但对沟通里最重要的倾听部分训练太少,如果我们社会里系统受过情绪与事实分离,以及很专业的倾听训练,我觉得今天很多问题都会简单很多。

最后再说一点,个人的沟通和群体的沟通也不是一回事。这也是很多企业家在公关问题上犯错的原因之一,个人的沟通是有犯错机会的,因为可以事后解释,并且点对点之间,可以通过情感的链接,缓解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但是我们公关的问题,大多数时候需要做的事情或者面对的局面都是群体沟通的问题,群体因为价值观、主张、立场不同又会分化出不同的回应诉求,所以群体沟通又比个体沟通困难太多。

沟通也和做产品需求定义一样,也需要了解群体心理,但都逃不开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要用平视的心态,以及亲临一线了解舆论危机群体的内心深处的想法是怎么样的,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是克服内心世界的当下的愤怒反应、委屈。因为事情发生了必有利于我,事情发生了必有因果。

至于具体应该怎么做,那又是一个长篇了,这里不谈。

第五:做公关做的是外部大众对品牌看法与内部看法的统一共识的管理。

怎么理解?就是品牌对自己是有一套内部视角认知系统的。

也就是品牌经常讲的我是谁的问题。

而外部的消费者,其实对你是有一套外部视角,也就是消费者对你是谁的问题。

外部视角对你的认知,未必是真实的你,但鉴于你存在于外部视角的生存体验之中,所以一切以外部视角对你的定义为准。

但是老板是有一套内部视角的,也就是他理解的我是谁的问题。

他理解的品牌的我是谁,和公司理解的我是谁,以及大众认知的你是谁产生巨大割裂以后,你非要认为你是谁,就没那么重要了。

而不产生危机的根源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内部我是谁的问题,用外部大众视角的角度讲清楚,也就是你们对品牌的故事体验应该是一致的。

当然最根本上,还是要产品足够好,好到你的产品体验大于外部视角对你的评价的时候,你才是安全的。

通俗的说,你的产品给顾客感知价值,要大大大于消费者对你的感知价值,这就是蜜雪冰城带来的结果。

如果反过来,你就坏了,这就是为什么最近这么多消费品牌翻车的根本性因素。不光如此,更大的问题是,老板觉得产品的价值认知,与顾客期待价值认知鸿沟巨大。老板产生对自己产品已经足够好的幻觉,用户产生你的产品营销上足够好的幻觉,但在实际体验中这三者完全不一致,你就难逃公关翻车了。

当品牌没有绝对势能,产品没有绝对性价比,服务没有绝对拔尖,却以为价格具有绝对高端性,就会对形势产生误判。

第六:公关做的是危机的事前管理,而不是事后的英雄主义。

公关的问题,大多起于业务的问题。公关无法与业务隔离,业务问题与管理问题,是公关问题的起源点。

所以最好的公关,不是整天轰轰烈烈的整大活,而是应该做的是保健医生的活,防病发于未治,做的是体检的工种。

危机来的时候,已经是病发的时候,病发的时候,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很难治得好,但这就意味着你需要付出代价,甚至是巨大的代价,才有可能治的好,甚至玩脱了,还容易把自己玩死了,所谓公关危机,是外部用户或者顾客惩罚品牌的艺术。

真正好的老中医,危机公关管理专家,日常最重要的活是发现企业内部会导致公关的小病灶,在发病之前先处理了。所以危机公关是发现内部的危机成为外部危机之前的干预器。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自检体系,把有可能引发公关问题的内部问题,在发病之前通过危机识别系统进行提早预警,干预,防范在发病前。

但是这也挺难的,毕竟咱们中国的古代,扁鹊就是要比他哥哥名气大,因为他哥哥专门防御病发,而扁鹊专治病发,历史却只记住了扁鹊,而不知道他哥哥叫什么。

第七:企业家个人IP是消费品企业公关的灾难助推器。

今天的时代,企业家做IP不是好选择,因为这会把企业家个人的言论与品牌风险进行高度绑定,一旦企业家IP遇到什么问题,就必然会翻车,这一条不多谈,因为会打击面太广,但是我的建议是,企业老板最好撤回幕后,甚至不为人知,进行切割与分离,不要过于把企业家名字与企业产品品牌之间进行强绑定,让二者有防火墙。

所以老板们要慎用个人IP,也要慎用高端定位,用后反噬力量很大,我也没法解释,可能商业尽头靠玄学,玄学尽头是量子力学。

第八:企业公关要讲好产品的社会故事与社会意义。

每个消费品企业家今天必须要真正讲的品牌故事,今天公关的品牌故事千万别再瞎编乱造了,而是应该尽量从社会意义,社会价值的角度描述故事,把企业由一个企业家控制的个人企业而变为一个社会企业,为社会解决问题,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历史担当的品牌。

这就决定了讲的故事应该尽量倾向于为社会提供新的答案,这一点上是胖东来真正最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地方。

用企业经营的成果,去为社会贡献更多让社会向善,变好的解决方案。

AI生成。

本文图片仅用于图片介绍,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可联系小编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