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快评 | “预制菜风波”过后,我们能向罗永浩学习什么?

IP属地 中国·北京 天津广播 时间:2025-09-16 20:25:12


近期,互联网上持续热议的话题莫过于“预制菜”风波。从9月10日开始,罗永浩与西贝餐饮以及贾国龙的争议已经持续了近一周的时间。随着昨天(9月15日)下午西贝发布了“致歉信”,昨天晚上罗永浩也在微博发布长文称“放弃追究西贝”,这一引发全网关注的事件似乎暂时告一段落。

那么,在“预制菜风波”过后,我们能从罗永浩身上学到什么呢?

9月15日晚,罗永浩在微博发文表示,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放弃对贾国龙的诉讼,放弃送10万现金到西贝。(此前报道:)


怼天怼地的老罗,这次当了回“体面人”。这波舆论战,西贝可以说不仅没占到一点便宜,还把自己和企业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危机公关的应对方式问题,西贝老板贾国龙这回是既输了立场,也输了气场,罗永浩反倒因此赚足了“流量”与关注度,涨粉几十万。很多网友将其视为消费者“代言人”,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罗永浩的行事风格值得学习。


我们能从罗永浩身上学到什么?可以学他仗义执言的勇气。

了解罗永浩的人都清楚,他向来有在社交平台“开炮”的习惯。一旦遇到看不惯的事,他从不藏着掖着,经常会直接发文吐槽。 当然,也不排除罗永浩需要为自己的商业版图,打造一个坚不可摧的人设。

2011年9月,罗永浩在微博吐槽西门子的冰箱门关不严,称“自己买的冰箱和洗衣机陆续都坏了”。相关视频引发热议,西门子中国公司却表示不能给予认同。罗永浩随即在微博上展开维权,两个多月发布了上百条涉及西门子的微博,之后他更是跑到北京西门子总部外,用铁锤砸烂包括自己冰箱在内的三台西门子产品。同年12月,西门子中国总裁盖尔克公开致歉,承认冰箱设计存在缺陷,这场维权也被视为中国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倒逼跨国企业妥协的标志性事件。


2023年12月,罗永浩卷入了东方甄选的小作文风波中,他多次炮轰俞敏洪是“铁公鸡”,称其对员工极度小气,并指责东方甄选压榨年轻人。今年8月,罗永浩在微博中称“董宇辉跟着铁公鸡时在北京买房要借钱”,一句话就引爆了热搜,进而引发舆论对于职场压榨的讨论,推动职场环境改善。

在这次“西贝预制菜风波”中,有不少声音指出,罗永浩此举本质“是为了吸引流量,进而扩大直播带货的影响力”。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这轮风波确实引发了公众、行业、社会整体对于“预制菜”的关注,也有助于尽快出台相关标准,促使行业规范发展。


我们能从罗永浩身上学到什么?可以学他逆境崛起的韧性。

罗永浩的商业经历充满波折,但他凭借顽强的韧性多次“逆风翻盘”。2000年,他自学英语后入职新东方,凭借幽默教学风格成为网红,其“老罗语录”风靡网络,2004年当选“网络十大红人”。

2006年其创办牛博网,但因微博崛起而关闭。同年创办老罗英语培训学校,2015年因市场冲击关闭。2012年成立锤子科技,2014年发布首款手机T1,因设计独特获关注,但2018年因供应链问题和市场竞争陷入危机,罗永浩负债6亿成为“老赖”。

锤子科技破产后,罗永浩主动承担债务。2020年入驻抖音直播带货,首秀3小时销售额超1.1亿元,3年还清部分债务,2024年宣布已偿还8.24亿元债务,完成“真还传”。展现担当,赢得尊重。


几经沉浮,如今罗永浩在电商直播领域混得风生水起。通过这次与西贝的一“战”,罗永浩成功地将自己的商业行为,与一种更高级的社会认同绑定。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卖货给你的人,他成了你的“嘴替”,你的“战友”,一个你可以信赖的、为你“打前站”的意见领袖。这种信赖,才是“交个朋友”直播间最核心、最不可复制的资产。当这份信赖建立起来,他卖什么,你都会天然地多一份好感。因为你知道,这个人“较真”,他选的东西,大概率不会坑你。

罗永浩的人生经历印证了“生活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的韧性,其商业经历虽充满起伏,但始终以理想主义和行动力诠释了逆境中的坚持与重生。

我们能从罗永浩身上学到什么?可以学他引导舆论的技巧。

罗永浩本质上是个“手艺人”。他的手艺不是做手机,不是卖货,而是打造公共议题,在舆论的汪洋大海中,精准地投下一枚石子,然后计算好涟漪扩散的每一个半径。事件之初,老罗只是在微博分享个人就餐消费体验,但很快他就将话题引导到“希望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这一公共议题上,超越了单纯的情绪发泄。他将个人批评转化为公共议题的关键,在于超越个人恩怨,聚焦制度改进。就此来说,吸引一大波关注和流量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在西贝发布道歉信后,老罗没有继续“穷追猛打”,而是迅速发布长文“大度”回应。长文中甚至提到了“考虑到西贝的企业发展和员工生存问题”,而此前创始人贾国龙却曾说出“生意宁可不做”的蠢话。两人之间的格局以及应对舆论风波的技巧,高下立判。


以罗永浩此前展示出的行事风格和个人性格来讲,“得饶人处且饶人”“柔软温和”似乎跟他沾不上边,但他在这个节点没有选择“乘胜追击”,显然也是深谙“弱传播”之道。即舆论世界的强弱关系与现实世界相反,现实中的弱势群体更易获得舆论支持。西贝餐饮道歉了、示弱了,双方在现实中的强弱关系发生改变了,那舆论环境中的应对策略就得及时作出调整。如果罗永浩继续选择“炮轰”,就会给公众一种“得理不饶人”的感觉,从而消解掉一部分网友的好感。不得不说,罗永浩在制造公共议题、引导舆论方面,绝对是传播学的高手。


在某种程度上,罗永浩像是一个“麻烦制造者”,以其特有的方式打破了沉默,迫使企业和行业不得不面对那些它们宁愿回避的问题。

在这一事件背后,老罗无疑是胜者,他赚取了“流量”,重塑了“人设”,也为商业布局实现了赋能,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

老罗的言行虽然不招一部分人喜欢,但他这次对西贝预制菜的批评,客观上确实触发了公众对“餐饮透明化”和“消费者知情权”的大讨论。最后“给台阶”的做法,也赚足了大众好感度。

有时候,网络空间还是需要一些罗永浩的。


老罗的行事风格,

哪些是让你欣赏的呢?

从“西贝预制菜风波”中,

你能从老罗身上学到什么呢?


撰稿 | 泽华

编 辑 | 程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