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今晚!美联储降息,谁是最强主线?

IP属地 中国·北京 君临财富 时间:2025-09-17 18:30:51



本周,电池、人形机器人、半导体板块轮番上涨,在犹豫中不断创出新高。

主要原因是美联储降息越来越近了,市场对流动性注入的预期,非常强大。

按照日历,9月18日凌晨2点左右,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就会出结果。

根据芝商所CME Group的数据预测,本次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6.1%,非常接近100%。

一年前,2024年9月,美联储启动了四年多来的首次降息,整个下半年连续降息3次,累计降了100个基点。

这成为了本轮中国牛市的起点,流动性的泛滥直接推动了上证指数近一年涨幅高达40%,创业板指数更是直接翻倍。

流动性加持下,科技股迎来了大爆发,成为贯穿全年的核心主线。

AI涨幅遥遥领先,当AI估值过高,进入休息期时,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电池、光伏、医药这五大支线就会轮番表演。

月初的时候,君临就预测这五大板块会接棒AI,成为下一阶段的主线。

目前看来,基本言中,只有医药相对较弱,主要是意外受到美国可能加强监管和加税的利空影响。

这两天,表现最强势的是人形机器人和半导体,咱们分别说一下。

人形机器人的看点,主要是技术突破、量产进度和订单爆发。

技术突破点,体现在AI和本体的结合,让人形机器人的自主学习、理解并执行的能力越来越强。

两个代表:

美国那边,马斯克最近频频为Optimus代言,指Optimus Gen3将在四季度完成设计,它拥有能够导航和理解现实的AI思维,而且将会在明年一季度实现大批量生产,首年产量高达5万台。

国内这边,宇树科技9月15日在官方平台对外发布信息,正式开源UnifoLM-WMA-0世界模型-动作(WMA)架构。该架构核心组成部分为世界模型,可以实现仿真引擎、策略增强两大核心功能。

量产进度和订单方面,国内更是走在全球前列,各个龙头频频刷新历史记录。

7月初,科技股大涨的时候,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通过中标1.24亿元的中国移动项目,当时刷爆了社交平台。

到这个月,亿元项目已经是常态。

更吸睛的,是优必选的单笔2.5亿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采购合同,以及智平方科技被曝出的近5亿元战略合作。

订单和量产的爆发,让机器人执行器、减速器、电机、PEEK材料等相关板块持续大涨。

半导体的上涨,跟人形机器人相似,也是国内外共振的结果。

海外方面,美国费城交易所半导体指数已经连续第九个交易日上涨,创下自2017年以来最长的连涨纪录。

美国芯片指数今年也算是美股中最强势的板块之一,涨幅超过了纳斯达克100指数,其中四大龙头英伟达、博通、台积电和美光科技贡献了今年芯片指数65%以上的涨幅。

国内方面,大致的市场逻辑和趋势也是如此。

随着国内科技大厂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加大对AI的投资,相关的AI芯片、代工厂、存储芯片等也将迎来业绩大爆发。

我们看看中美芯片四大细分板块的对比:

AI芯片:又分为通用芯片GPU和专用芯片ASIC。

1,通用芯片GPU。

英伟达是这个领域的核心龙头,目前市值4.25万亿美元,今年涨幅+30%。

国内对标的是寒武纪和海光信息,前者目前市值6000亿元,今年涨幅+120%,后者目前市值5600亿元,今年涨幅+60%。

寒武纪涨幅最大,主要原因是其中报业绩爆发力度非常惊人,虽然只有10亿元净利润,但增速高达4347%。

这个增速,非常像当年刚刚迎来AI革命时候的英伟达。

要知道,2023年,Chat GPT刚刚横空出世,席卷全球的那一年,英伟达的业绩增速可是高达581.32%的。

经历了三年的爆发、成长、渗透率提升,英伟达今年中报的业绩增速已经放缓到43.57%,股价的增速和预期也就随之放缓了。

海光信息一向增速稳定,甘于当老二、老三,今年中报净利+40.78%,不过不失。

不过在“东升西落”的叙事下,今年A股涨幅明显跑赢美股,这个股价涨幅也算合理。

2,专用芯片ASIC。

博通是这个领域的核心龙头,主要为谷歌、meta等巨头定制AI芯片(如谷歌TPU)。

我们观察一下英伟达和博通在2023-2025年的业绩增速差异:

英伟达,2023年+581.32%,2024年+144.89%,2025年最新+43.57%。

博通,2023年+22.51%,2024年-58.14%,2025年最新+829.85%。

可以看到,在AI爆发的早期(前两年),博通的业绩表现非常平庸,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

主要原因是:

第一年,各家大厂都认为通用GPU的效果更强大,都在疯狂囤英伟达的货,导致ASIC的需求并不大。

第二年,随着英伟达GPU的缺货,且价格不断飙升,各家大厂开始研发专用ASIC芯片,寻求“自主可控”。

博通在这个节点,订单开始增长,但正处于前期研发投入加大的阶段,导致业绩反而出现了倒退。

第三年,各家大厂疯狂派单给博通,导致营收、净利润等各种指标都出现了陡峭的增长。

博通今年的股价上涨了56%,也大幅跑赢了英伟达,成为美股上的当红炸子鸡。

但这个涨幅,说老实话,跟A股的寒武纪相比,依然是小巫见大巫,跟自身的业绩增速相比,也不算夸张。

甚至可能还有点“低估”了。

主要原因是,ASIC芯片的想象空间有限。

由于定位是通用GPU的“涨价和缺货替代品”,一旦市场恢复冷静,造成GPU的价格回落且供给充足,作为替代品的ASIC,又将何去何从?

可以预料,需求肯定同步见顶,且由于规模效应不足,回落幅度可能更大。

博通的国内对标者,主要是芯原股份,据传目前手握30.25亿订单,90%来自“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

但中报业绩很平庸,营收增速+4.49%,净利润-12.30%,今年股价却暴涨了230%。

这个表现,对应的是2024年的博通。

去年博通业绩不行,股价却是提前大涨了,比今年涨得还猛,市场总是遥遥领先于现实。

3,芯片代工

这个领域的龙头,海内外分别是台积电和中芯国际。

台积电目前市值1.36万亿美元,今年股价涨幅+34%,中芯国际目前市值9300亿元,今年股价涨幅24%。

台积电的市值和股价涨幅,均大幅超过中芯国际。

主要原因是台积电今年中报业绩+60.53%,而中芯国际只有+39.76%。

台积电这几年得益于AI爆发,代工需求强劲,基本不受成熟芯片周期波动的影响,市场预期非常稳定。

而中芯国际,受制于各种原因,目前基本没有AI芯片的订单,因此完整承受了成熟芯片价格战的影响,过去两年业绩增速持续负增长,直到今年才有所起色。

4,存储芯片。

这个领域的龙头,美股是美光科技,A股是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东芯股份、佰维存储等一大票。

美光今年最新财报业绩增速为4997.25%,非常惊人,今年股价涨幅88.97%,也是四大龙头中涨得最多的。

国内对标的4个龙头中,兆易创新规模最大,市值1200亿元,其余三个在300-600亿元之间,不在一个档次。

从业绩的角度来看,今年表现普遍平庸,中报除了兆易创新,都是负增长。

而股价表现上,东芯股份和兆易创新相对出色,前者今年涨了400%,后者今年+75%。

东芯股份今年涨幅一枝独秀,其实跟主业无关,主要原因是它投资了砺算科技,获得其37.88%的股权。

2025年7月26日,砺算科技发布首款自研GPU芯片“7G100”及显卡“LisuaneXtreme”。

也就是说,东芯股份本质是一只GPU芯片概念股。

剔除东芯股份,这里面兆易创新的成色更强,毕竟它是长鑫存储的战略投资者,两者的董事长都是朱一明。

而长鑫存储,才是我国HBM先进存储芯片的真正领导者,预计今年下半年实现HBM2的量产落地,并在明年实现HBM3的全面量产。

业内预计,到2026年底,长鑫存储的HBM产品月产能有望稳定达到5万片晶圆,约为三星与SK海力士届时HBM总产能的20%-25%。

也就说,明年才是我国高端存储芯片大规模爆发的一年,今年的股价表现,跟ASIC类似,都是预期远远跑在了业绩前面。

当然,今年下半年,我国还有先进光刻机量产、昇腾新一代发布等一系列预期存在,注定是个半导体大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