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2025腾讯数字生态大会|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把智能体做成生产力工具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读创 时间:2025-09-18 00:03:32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过去两年,大模型让人工智能进入公众视野,但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始终是:它能否真正落地?在9月16日-17日的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这个问题被集中抛向“智能体”。

从企业客服到工业质检,再到酒店住中服务,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正在被智能体重塑。在大会举办前夕,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及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向《深圳商报》记者直言,只有让AI真正“好用”,它才可能成为产业的生产力工具,智能体的价值也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能否解决真实问题。

智能体走红,不是虚火

过去两年,大模型发展突飞猛进,但“如何真正用起来”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吴运声认为,智能体之所以在2025年成为产业热词,源于业务需求的推动。“企业不希望看到AI只是概念展示,他们需要的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工具。”

智能体开发平台3.0就是这一思路的产物。据介绍,新版本强化了RAG、多智能体协作、长期记忆、插件生态等功能,让智能体可以在跨任务、跨场景中持续工作。例如,一个客服智能体不再只回答一次性问题,而是能够“记住”用户的历史互动,持续跟进需求。

吴运声直言:“智能体的价值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能否像拼装积木一样,把复杂问题拆开,再通过多个智能体协同解决。”

从酒店到工厂,场景化落地考验真功夫

在采访中,吴运声举了一个典型场景:酒店住中服务。过去AI在“订房”环节用得上,但真正的难点在“住中”——客人说“我冷了”,系统要理解他其实是想调高房间温度。这背后涉及意图识别、知识问答、流程衔接等多重挑战。

通过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可以构建多个智能体协同系统:一个负责理解语义,一个调用空调控制插件,一个负责反馈确认。这让AI从单点服务走向全流程覆盖。

类似案例在工业和媒体领域也在落地。比如,工业质检智能体可以在流水线上实时发现产品缺陷,并将问题同步给产品团队;在媒体行业,全链路内容生产智能体能完成资料检索、写作、排版与审核,极大提升效率。

吴运声强调:“我们不是做一个Demo,而是帮助行业真正解决系统性痛点。”

开源成为行业热潮,优图关键智能体技术陆续开源

在智能体热潮中,开源成为绕不开的话题。近期,腾讯优图实验室正式开源了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目前已在GitHub上获得2700+ Star,成为智能体领域领先的开源项目之一。

吴运声表示,腾讯不仅开源底层框架,还同步开放了内部积累的最佳实践案例,帮助开发者少走弯路。例如,如何解决RAG(检索增强生成)的复杂查询、如何提升Agent之间的协作效率,这些都通过开源代码给了参考。

与国际上的LangChain、AutoGen等开源框架相比,腾讯更强调“技术+场景”的结合。他认为:“如果没有产业的真实数据和场景支撑,框架本身就可能流于空泛。”

超级智能体?别急,先把痛点一个个解决

谈及未来趋势,吴运声并不急于给“超级智能体”下定义。他认为,目前产业界仍处在探索阶段,真正的突破不在于概念升级,而在于逐步解决现实中的“卡点”。

在他看来,提升智能体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仍是当务之急,如何减少“幻觉”输出,让结果更加可靠,是产业应用必须跨过的第一道门槛。同时,检索增强生成(RAG)在跨领域、多数据源场景下的复杂查询,依旧存在效率和准确率的难题。另一方面,智能体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也需要更成熟的机制,才能让多智能体在实际业务中形成真正的合力。

“AI发展的核心趋势,是不断解决落地痛点。”吴运声总结道。他强调,只有通过一步步清除这些障碍,智能体才能真正走向普及,成为产业的得力助手。“我们希望把智能体做成真正的生产力工具,而不是一时的流行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