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狂飙500%!为什么年收入5亿的泽璟制药,却能撑起280亿市值?

IP属地 中国·北京 看财经show 时间:2025-09-19 12:24:49

如若不是2025年创新药因BD出海喷发而迎来了一轮波澜壮阔的估值修复行情,泽璟制药(688266.SH)一定会在一众BioTech里边显得格外耀眼。

你看啊,年内,泽璟股价最高触及134.17元,相较前期低点21.68元(2022.4.27),涨幅高达519%。

单是2025年以来,它已上涨了73.47%,区间最大涨幅131.33%。

泽璟最新市值286亿元,紧随年收入57亿元、净利11.44亿元的恩华药业其后,并将年收入156亿元、净利13.87亿元的健康元大幅甩在了身后。

要知道,2024年,泽璟制药营收不过5.33亿元,且尚未实现盈利(录得归母净亏损1.38亿元)。

泽璟制药凭什么?



01产品放量

3年时间涨了5倍。

资本不是瞎,会无缘无故给予一家企业高估值。

归根结底还要回归泽璟本身的产品实力(包含在研管线),目前公司已上市产品有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重组人凝血酶和盐酸吉卡昔替尼片3个。

2025年上半年,3款产品为泽璟贡献了3.7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56.07%。

其中,25Q2,营收2.08亿元,同比+57.04%,环比+24.08%,这是泽璟首次单季度收入突破2亿元。

事实上,它的收入已连续6个季度同比、环比保持了增长的记录。

这说明公司商业化能力在不断增强,产品在持续放量。

得益于此,2023年,2024年,泽璟亏损连续大幅收窄。其中,归母净亏损2.79亿元、1.38亿元,按年减亏39.08%和50.52%;扣非净亏损3.49亿元、1.71亿元,按年减亏29.46%和50.92%。

多纳非尼片是泽璟首款商业化产品,于2021年6月获批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并于2022年8月获批用于进展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这是首个国产氘代药物,首个国产肝癌一线靶向药。

彼时,全球仅有两款小分子靶向药用于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一个是德国拜耳的索拉非尼,一个是日本卫材的仑伐替尼。

上市首年,多纳非尼片就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之后的2023年12月,新增适应症亦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不仅如此,目前,多纳非尼片作为一级推荐同时被纳入近30个肝癌和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的指南/共识。

这为产品的放量打下较好的基础。截至2025年6月30日,多纳非尼片已进入医院1200余家、覆盖医院2200余家、覆盖药房1000余家。

02获批产品增多

2024年开年后,泽璟迎来第二款商业化产品--重组人凝血酶获批上市,用于“成人经标准外科止血技术(如缝合、结扎或电凝)控制出血无效或不可行,促进手术创面渗血或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的止血”。

这目前国内唯一采用重组基因技术生产的重组人凝血酶,也是经过科学和规范的III期临床试验并获批上市的生物止血类产品。

凝血酶是一种重要的局部外用止血药物。就竞争格局来看,全球范围内仅有美国Recothrom为同类产品已经在境外上市并销售多年。

凭借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优势和更高的凝血活性,泽璟的重组人凝血酶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早在2023年12月,泽璟就与远大生命签署了独家市场推广服务协议,加速推进重组人凝血酶市场渗透,促进其市场覆盖范围的持续扩大和销售额的持续增长。

远大生命科学在围术期和止血领域深耕多年,在止血药品入院和销售方面经验丰富。目前,重组人凝血酶正处于纳入医保后的市场准入和逐渐放量的阶段。

就在今年5月,泽璟研发的第三款产品--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

这是中国第一个获批治疗骨髓纤维化的国产JAK抑制剂类新药,处于获批上市之后的医学教育和推广阶段。

这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量。

不过,自7月18日创下高点后,泽璟进入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整,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业高估值的审慎态度。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