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OPPO AI战略曝光!全场景、全链路,要把 AI 做成系统?

IP属地 中国·北京 雷科技 时间:2025-10-16 12:15:30

曾几何时,手机系统的年度更新只不过是手机发布会上的「一小部分」,但随着手机品牌对手机生态的重视逐步加深,「开发者大会」也成为了手机品牌每年的重头戏。



雷科技

2025 年 10 月 15 日,OPPO 开发者大会「ODC25」在深圳正式开幕,雷科技也受邀参加了此次开发者大会与随后的 OPPO AI 峰会。在 ODC25 的主题演讲中,OPPO 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全新 ColorOS 的众多技术细节,同时还宣布了其全新的 AI 战略。

让流畅的操作系统更加流畅

首先我们来说说此次 ODC25 的核心——ColorOS。其实在 2024 年,ColorOS 15 就凭借其出色的「流畅双引擎」和丝滑的操作体验,赢得了「机圈德芙」的美誉。而在 ColorOS 16 上,OPPO 决定再进一步,用全新的技术架构解放手机操作系统流畅丝滑的新上限。



雷科技

为了实现全场景流畅丝滑的目标,OPPO 在 ColorOS 16 中国引入了全新的技术架构:极光引擎、潮汐引擎和自研的繁星编译器。

可能有人会好奇——让手机丝滑流畅不是硬件的事情吗,和系统架构有什么关系呢?关于这点我们还得从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模块化架构说起。



雷科技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流畅丝滑」这四个字并不意味着简单纯粹的「傻快」,而是要做好任务、App 之间的过渡和衔接,让系统画面、窗口的动作符合用户的期待。举个例子,目前绝大多数国产 Android 手机品牌都喜欢用「打开 App、返回桌面、打开另一个 App、返回桌面」的循环操作来体现手机动画的流畅。



雷科技

但因为 Android 系统本身的问题,桌面场景下拥有无缝流畅的体验,并不意味着其他页面也能有相同的体验和动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打造全场景的「丝滑」,OPPO 提出了「全新极光引擎」,为 Android 系统带来了首个无缝架构,让不同的 App、场景都能用上无缝绘制和分布式响应调度,实现全场景的丝滑流畅。



雷科技

解决了「空闲时间」的无缝绘制,ColorOS 16 的下一个任务是解决极限重载场景下的流畅挑战。对此,OPPO 提出了潮汐引擎,实现了业内首发的芯片级动态追帧技术,充分发挥了手机软硬协同的优势。根据 OPPO 的说法,这不仅让系统重载流畅度提升 37%,也降低了 13% 的功耗。



雷科技

当然了,OPPO 也明白「流畅不能只存在于旗舰手机中,大众机型的体验同样重要」。为了让更多用户能体验到 ColorOS 16 的流畅与丝滑,OPPO 也在 ODC25 上发布了全新的自研繁星编译器。简单来说,繁星编译器是 OPPO 自研的安卓跨级融合编译技术,从零开始构建了 Java 到专属硬件的完整编译链,让大众机型也有旗舰手机的流畅体验。



雷科技

与 OPPO「丝滑三件套」搭配的还有 ColorOS 16 全新的视觉方案——光场设计。新视觉大量运用透明元素,搭配 ColorOS 16 的 AI 能力,可以快速将传统的静态壁纸转换为动图,甚至可以主动匹配文案。

AI 时代的问题要用 AI 的思路解决

既然提到了 AI,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ColorOS 16 最大的变化——AI。

在 ODC25 上,OPPO 正式提出了全新的 OPPO AI 战略——新计算、新感知、新生态。根据 OPPO 的说法,全新的 OPPO AI 将基于端侧智能计算、PersonaX 记忆共生引擎和 Agent Matrix 智能体生态框架三大技术底座,打造只属于 OPPO 的 AI 体验。



雷科技

端侧智能计算这项技术并不难理解:在 AI 手机发展初期,受限于手机的硬件算力,绝大多数 AI 手机采用的都是云端 AI 方案——手机只充当 AI 指令的输入输出设备,所有 AI 运算都发送给云端的 AI 服务器处理。

但问题是,云端 AI 方案对网络环境要求极高,数据一来一回不仅浪费时间,同时也引入了用户信息的外泄。所以近几年手机上游企业都在大力发展响应更敏捷、安全更有保证的设备端 AI——高通在今年骁龙峰会上发布的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就在设备端 AI 领域下了不少功夫。

而 OPPO 的端侧智能计算技术底座(On-Device Compute),借助高密度端侧模型和高性能推理框架,实现了峰值 300tokens/s 的推理理论性能和长达 128K 的上下文。



雷科技

当然了,响应速度快只是「新时代 AI 交互」的及格线,OPPO AI 的竞争力还远不止这些:PersonaX 多模态记忆引擎可以对用户进行全天全场景深度感知和理解用户,为用户的专属模型构建「终生记忆」,让 AI 更懂用户;Agent Matrix 智能体生态框架打通了 AI 交互的各个环节,带来了高效、「一站式」的 AI 体验。

在 ODC25 上,OPPO 也给我们示范了几个非常实用的小功能。凭借与第三方软件的合作,ColorOS 16 的一键闪记功能可以不仅可以一键保存当前屏幕显示的文字,图片信息,甚至可以理解屏幕所显示的文章、视频的信息:

在小红书的笔记页面激活一键闪记,OPPO AI 会完整记录下整个笔记中的所有图片和文字,方便日后由 AI 整理重点;在 B 站视频播放界面激活一键闪记,OPPO AI 会自动记录下整个视频,并近乎实时生成视频内容整理归纳后的文字大纲甚至是思维导图。值得一提的是,OPPO AI 整理出来的时间轴,甚至还可以一键跳转回到原视频的对应段落中。



雷科技

基于 OPPO AI 高时效、强隐私保护的特点,OPPO 还展示了两个有意思的 AI 功能:一键记账和一键记录取餐码。这两个功能充分利用了 OPPO AI 多模态支持的优势,利用 AI 图像识别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信息输入或逐个 App 适配,真正「用 AI 技术解决现代问题」。



雷科技

顺带一提,为了体现 OPPO AI 真的理解你点了什么餐,ColorOS 16 还为多家餐饮品牌的产品绘制了专门的取餐图标,可以说细节拉满。



雷科技

除此之外,ColorOS 16 的小布还拥有全系统、全链路的能力,让记忆问答、知识搜索一步到位。

全场景AI路漫漫,OPPO将坚持到底

在雷科技看来,要实现 OPPO 所描绘的「全场景、全链路 AI」体验并非易事。AI 智能体的落地,本质上意味着第三方 App 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必须(无论主动或被动)向 OPPO 的生态框架敞开接口,共享部分数据与能力。



雷科技

这一做法在技术上涉及适配成本,在商业上更可能触及合作企业对流量的敏感神经。对于不少第三方服务商而言,让系统层的智能体「越权」调用数据,比如 OPPO AI 和大众点评合作打造的「AI 实景逛街探店」功能,将改变自家 App 在整个生态中的位置,甚至可能改变原有的用户运营逻辑和变现方式。

此外,全场景 AI 的体验并不仅仅取决于 OPPO 的系统能力,还依赖第三方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从技术标准的统一、接口安全的规范,到数据权限和隐私边界的明确,这条路上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厂商、开发者与用户三方的磨合。如何在效率和信任之间取得平衡,将考验 OPPO 作为生态主导方的长期耐心和协商能力。



雷科技

但也正因为这条道路充满挑战,才凸显了 OPPO 的战略决心。

ODC25 上,OPPO 并没有选择绕开这些生态阻力,而是把「全场景 AI」作为清晰的战略路径,持续投入技术与资源,试图在端侧智能和生态协同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尽管目前的情况来说,在更多生态伙伴加入之前,OPPO AI 距离设想中的全场景仍有一定的距离。

但不可否认的是,OPPO AI 的新战略,让真正意义上的 AI 愿景越来越清晰。面对复杂的生态博弈,OPPO 选择主动出击、持续投入,光是做到这一点,OPPO 已经在 AI 时代证明了自己。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