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长期以来,高端示波器是我国半导体、通信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如今,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在10月15日深圳湾芯展上,深圳市万里眼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万里眼”)发布带宽达90GHz的超高速实时示波器,不仅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500%,并具备智能寻优、服务器级算力等创新特性,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高端示波器的封锁。
“示波器是电子产业的‘心电图仪’,从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到系统调试,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它。”万里眼CEO刘桑在接受采访时,一语道破高端示波器的产业价值。此前,国内厂商示波器带宽普遍低于20GHz,而西方国家对60GHz以上产品实施出口管制,大量科研机构、企业面临“无仪可用”的困境。
性能提升500%,存储深度突破40亿样点
谈及此次90GHz示波器的突破,刘桑将核心归功于对“根技术”的深耕。“关键器件、先进基础材料、制造工艺、系统集成能力、软件、智能算法、协议能力,这7个领域是高端电子测量仪器的命脉。”他强调,万里眼并非单点突破,而是联合产业链伙伴,在ADC(模数转换器)、低噪放大器、微组装技术等关键环节持续投入,最终实现系统级的性能跃升。
据他介绍,除90GHz带宽外,其示波器采样率达每秒2000亿次,可精准捕获皮秒级瞬态信号;存储深度突破40亿样点,是同级别产品的2倍,能连续无间隙记录复杂信号。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独创的“智能参数寻优”功能,通过专用模型可在10分钟内遍历万种配置,将测试效率提升百倍以上;“慧眼架构”集成的32核通用处理器,性能达到业界标准的4倍,还支持300+ TFLOPS的AI算力与云端扩展。
此外,该示波器也是业内首款全面屏设备,采用18.5寸超大面积屏幕,通过多指触控实现“终端级”交互体验。
28岁平均年龄团队攻坚:系统整合能力打破“经验壁垒”
令人意外的是,攻克这一高端技术难题的,是一支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的团队,成员涵盖技术专家、年轻博士及刚毕业的学生。当被问及“年轻团队能否与全球顶级技术竞争”时,刘桑给出了肯定答案。
“这支队伍的目标非常聚焦,就是攻破卡脖子难题,这是我们前进的基础。”刘桑解释,高端技术研发并非“单点比拼”,而是系统整合能力的较量。“中国在数字芯片、化合物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投资正在加速,尤其是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光电芯片的发展,为底层器件突破提供了支撑。我们的团队深入理解器件、材料、工艺的优劣势,通过工程平衡、持续迭代,不断提升产品的健壮性与稳定性。”
他举例,其团队曾为一个子模块在一年内完成20多次迭代,包括多轮芯片流片。“在持续试错中成长,再联合产业链伙伴寻找创新机会,这是我们能快速追平并局部超越西方技术的关键。”
为战略而生,为解决“急难愁盼”而生
“万里眼是为战略而生,为解决卡脖子问题而生。”刘桑明确表示,其公司的产品布局高度聚焦,就是优先攻克西方国家管制的高端测量仪器,目前,已形成电子基础测量、射频微波测量、网络测试三大领域8大系列产品。
这种聚焦,让万里眼能精准解决客户的“急难愁盼”。刘桑回忆,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所的一位老师曾在周五晚上紧急联系他,需要一台同步信号极强的仪器,遍寻国内外都无果。“当时老师已经到了机场,背着几十米长的线缆来找我们,我们周末就安排了测试。”他说,万里眼的使命就是解决中国科技界、产业界的困难,而创新机会往往就藏在与客户的深度沟通中。
针对服务器测试中“断电重启耗时且无价值”的痛点,万里眼设计出轮流测试方案,让机器持续运转、测试对象快速更迭;为降低客户替换门槛,产品积极参与Serdes、PCIE等国际标准,确保测试方法与行业通用标准一致,“客户从西方仪器切换到我们的产品,学习成本几乎为零,不到半天就能顺畅操作。”刘桑补充道,甚至有外籍工程师使用后评价,这是“用过的体验最好的仪器”。
他强调,万里眼的定位是“第三方标尺”,无论客户是否被制裁,都能提供公平、可靠的测试服务。“曾经有实验室老师希望,我们能像西方公司与贝尔实验室那样,围绕最领先的技术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刘桑说,这种深度合作模式,正是“中国标尺”重构全球测试测量市场的核心逻辑——不是靠价格战,而是靠技术实力与快速响应能力,赢得客户认可。
据万里眼销售总经理刘正宝介绍,公司已组建覆盖东西南北4个大区的团队,未来将下沉至重点城市,贴身服务客户。“高端仪器客户对技术、精度要求苛刻,需要长期试用才能认可。我们的优势在于本土企业的快速迭代能力,能跟上科技迭代的节奏,与客户一起成长。”
刘桑补充说道:“我们要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他认为,当前基础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产业链的高质量完善,以及6G、卫星通讯、低空经济等新领域的兴起,都为高端测量仪器带来了更多创新机会。“不仅要解决当下的卡脖子问题,更要为中国产业界、科研界走向未来铺路,真正实现‘智测世界,洞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