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交出全球首份“技术答卷”!中国下一代高能对撞机领跑世界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10-17 20:12:49

南都讯 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 “任何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同志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时说。如今,这“一席之地”已稳稳占住。

17日,南都记者从中科院高能所获悉,该所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研究团队正式发布《基准探测器技术设计报告》,标志着CEPC项目两大核心部分——加速器与探测器的技术设计已全部完成,为这座由中国主导的“希格斯粒子工厂”从蓝图走向现实奠定了决定性基础。



据悉,这也是国际上首个针对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希格斯工厂的探测器技术设计报告,彰显了中国在下一代高能对撞机竞赛中的强劲实力和领先地位。

CEPC项目起源于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该粒子因其在解释物质质量起源等基本物理问题中的核心作用,被誉为“上帝粒子”。为了对其进行精确研究,中国高能物理学家于同年9月正式提出了建设CEPC的设想。CEPC被设计为一个多功能的“粒子工厂”,不仅能作为高效的“希格斯工厂”,还能精确探索其他关键粒子,其隧道还为未来升级为更强大的超级质子-质子对撞机预留了升级空间。

与2018年的概念设计相比,此次技术设计报告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的探测器方案,表明我国科学家完成了核心部件和各项关键技术的验证。 报告中主要的亮点包括: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兼具高密度和高光产额的闪烁玻璃;成功自主研发了55纳米的读出芯片,达到了当前高能物理领域的最高水平;引入了适用先进粒子流算法的电磁量能器和强子量能器,大幅提升了能量测量精度等。

大型科学工程的推进通常需经历概念设计、技术设计和工程设计三个阶段。CEPC团队于2018年完成了《概念设计报告》,明确了科学目标和装置的基本框架。随后,项目进入更为深入和具体的技术设计阶段,旨在验证各项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并完成核心部件的详细设计。2023年发布的《加速器技术设计报告》与此次发布的《基准探测器技术设计报告》正是该阶段的里程碑成果。

南都记者注意到,CEPC的快速推进,是在激烈的全球竞争背景下取得的。目前,中国、欧洲和日本共提出了四个主要的希格斯工厂方案。欧洲和美国均已将参与或建设希格斯工厂列为最高优先级的物理目标。

在这场关乎基础科学未来的国际赛跑中,高能所CEPC团队凭借国内外上千位科学家七年来的协力攻关,接连在加速器和探测器两大核心领域率先交出了首份完整的“技术答卷”。据记者了解,随着核心技术设计的收官,高能所CEPC项目下一步将聚焦于工程设计,向最终的工程建设阶段全力冲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