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物理学家之外的杨振宁:两子一女皆成才,称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

IP属地 中国·北京 时代财经 时间:2025-10-18 16:10:18

本文时代财经 作者:钟蔡

10月18日,据新华社,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1937年秋,杨振宁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杨振宁以论文《超晶格统计理论探究》获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45年,杨振宁作为第六届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可以不守恒的思想,并提出了可能的实验检验方案。这个革命性的观念很快被吴健雄等人的实验证实。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先生杨振宁”

杨振宁的一生共有两段婚姻。

1950年,杨振宁与第一任妻子杜致礼在异国他乡举行婚礼。在度过了五十年金婚之后,杜致礼不幸身罹绝症,于2003年10月与世长辞。据《感动中国2021》介绍,2003年,杨振宁回国定居清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不仅不领年薪,还将美国的一栋房产捐给清华。

杨振宁的第二任妻子是潮汕姑娘翁帆。

1995年,杨振宁到汕头大学参加物理学家大会时与负责接待的翁帆相识;2004年2月翁帆寄信到美国给杨振宁,之后的几个月两人联络逐渐密切。

2004年10月,杨振宁突然给极少数几位亲友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告知他与翁帆订婚的消息。

这封用英文写的电子邮件部分内容是:

“这是一封重要的信,向你介绍我的未婚妻。

她的名字叫翁帆,她的朋友叫她帆帆。我现在也这样叫她。我们在2004年11月5日订婚。

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与翁帆,正式在广东省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在2011年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杨振宁曾轻松地谈起与翁帆的浪漫情事。当年他是通过电话向翁帆求婚的。婚后,翁帆的父母称呼杨振宁为杨教授,杨振宁称呼他们为翁先生、翁太太,彼此相处融洽。

公开资料显示,翁帆1976年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市。初中和高中都就读于潮州金山中学,她是汕头大学九四级英语语言文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2002年进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翻译硕士班就读。

据中新网报道,2009年底,杨振宁受潮州市委市政府邀请到潮州讲学,这是杨振宁翁帆夫妇婚后第一次回到潮州。

2011年,杨振宁农历100岁生日之际,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和夫人翁帆编著的《晨曦集》(增订版)。在文中,翁帆记录了与杨振宁一起生活时的几个细节。

例如杨先生在香港时喜欢开车:“对先生来说,开车四处‘探索’是闲暇时的一大乐趣。我们最快乐的回忆之一便是自己开车穿梭于香港的青山绿水之间。香港给人的印象通常是高楼林立,其实香港的绿化率很高,达到70%以上。”

据翁帆记录:

“杨先生喜欢开车,在85岁时才把开车的任务移交于我,在此之前,是他负责开车。那时亲戚朋友常劝他不要开车,可他自己乐在其中。

杨先生总说,在香港不开车的话会错过太多的美好。那些年,我们走遍了香港的山山水水。

杨先生没有因为自己不开车了而停下步伐。我刚拿到驾驶执照,杨先生就要我开车‘上山下乡’。

有些初次和我们见面的人问我是不是物理专业,是不是杨先生的学生,我有时这样回答:不是,他没有教我物理,他教我开车。”

直到2025年,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已持续超20年。杨振宁也曾称翁帆是“上帝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

“父亲杨振宁”

杨振宁与第一任妻子杜致礼育有三个孩子,与翁帆婚后则未生育子女。

身为父亲的杨振宁,也做到了两子一女皆成才的成就,尤其他并没有要求任何一个孩子“继承”自己的事业、继续研究物理。

其中,长子杨光诺为量子计算机专家,次子杨光宇也将一生投入了科研事业,女儿杨又礼则选择成为一名医生,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闪耀。

与父亲杨武之一样,杨振宁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即使在科研事业上非常繁忙,从不忘花时间陪伴孩子,有空就会带孩子去书店。

他也非常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志愿。对于长子杨光诺不感兴趣物理,而选择了当时美国正兴起的计算机技术,杨振宁无条件支持,他告诉儿子,“如果你想学,我就不在乎”。

在父亲的支持下,杨光诺中学毕业之后进入密歇根大学,开始了自己的计算机研究生涯,一直读到博士,毕生从事计算机行业,成为量子计算机专家。

次子杨光宇热衷的则是化学领域,并一路研读到博士学位。女儿杨又礼精通多国语言,从小喜爱医学的她,最终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并曾效力无国界医生组织,前往非洲地区从事医疗活动。对于女儿的选择,杨振宁虽然担忧,但还是选择了理解。

在杨振宁与友人的信件中,曾经提到过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

“我要给您的忠告是:让他(友人的儿子)像正常孩子那样发育成长,每周花一两个小时接受大学教授的指导,不要急于在数学和科学上施压。

在他前面还有一条漫长的人生旅途,尤其重要的是,在心理跟学习上保持全面均衡的发展……”

事实上,杨振宁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也受其父亲杨武之的影响。

在接受采访时,杨振宁被问到谁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他把父亲放在了第一位,他说:“他是数学教授,他并没有教过我很多的数学。不过,他所创造出来的我们的家庭环境,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人跟我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个我想是受到我父亲处人处世态度的影响所形成的。”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杨振宁为学术界奉献一生,成就斐然;而在生活中,他亦是一名父亲,一名伴侣,并努力为身边人创造一个纯净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