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毕马威发布了一份对全球1300多位首席执行官的年度调查报告——《2025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文内简称“报告”),该报告显示,面对持续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和经济不确定性,首席执行官对经济前景普遍持谨慎态度。在此背景下,为维持并推动未来增长,企业领袖正将战略投资聚焦于人工智能、人才建设与风险韧性等三大领域,以期支撑和驱动未来增长。
这是毕马威第11次发布《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所有受访者海外公司的年收入均超过5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涵盖资产管理、汽车、银行、消费与零售、能源、医疗保健、基础设施、保险、生命科学、制造、科技和电信等12个行业。
报告称,人工智能仍然是企业的一大投资重点,69%的首席执行官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将10%至20%的预算投入人工智能领域。对于中国的首席执行官群体来说,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已初步兑现,86%的中国首席执行官预期人工智能投资回报期在三年之内,远高于去年的18%,其中,更有20%认为不到一年就能看到实施人工智能的投资回报。
为了让人工智能未来深度参与企业经营,中国企业目前或正在加快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26%的中国首席执行官将推进业务数字化、互联化转型作为未来3年企业的首要战略举措,这一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8%。
同时,中国首席执行官特别关注人工智能对其中长期经营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企业在前期大量采购、部署算力、算法和数据基础设施。本次调研显示,79%的中国受访企业对这一高企的技术基础设施成本感到担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人工智能在全球的加速普及也给董事会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席执行官们对其伦理影响、数据准备度及监管缺失等关键问题深表忧虑。尽管对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大规模失业的忧虑依然存在,61%的首席执行官依旧表示正在积极招聘具备人工智能及综合技术能力的新人才。从企业的实际行动来看,在中国,有56%的首席执行官正积极与员工沟通人工智能对岗位的影响,这一比例高于全球的46%。
“首席执行官正在通过对于技术、创新、人才的大胆投资,在变革中寻求机遇。”毕马威国际主席兼首席执行官Bill Thomas总结评述道:“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企业在创新与责任之间需要取得谨慎平衡。首席执行官对人工智能的回应正是这一点的体现——企业领导者认识到他们在拥抱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妥善处理对伦理道德、监管、技能提升及人才获取等方面的担忧。”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赵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