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智能眼镜,冰箱里食品的保质期就会一目了然显示在镜片上;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像私人秘书一样的AI助理,像如今手机上的GPS导航软件一样普遍;作家和记者再也不用敲键盘打字,装在脑袋里的创意通过脑机接口,计算机就会自己写出来……
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片段,而是全球顶级未来学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新书《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笔下未来生活的日常。
凯文·凯利获赠杭州的礼物,英文版《寻龙诀:为什么“六小龙”诞生在杭州?》一书。摄影 陈中秋
过去的周末(10月17日-19日),这位白发老者跟随超10万市民和游客,在2025杭州未来生活嘉年华上提前体验到了“未来10000天的可能”,杭州的创新实践也修正了他对未来 语言 的时间表。
本届活动由都市快报、杭州国际传播中心、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由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独家金融支持,旨在响应杭州市政府号召,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之所以落子上城区,不仅因为这里曾是南宋CBD,经历了中国历史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孕育并推动了“四大发明”的广泛应用,展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创新技术的巅峰,更因为它是正在崛起的CID(中央创新区),用一场全域创新革命,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力走出一条中心城区的突围路径。
全球顶级未来学家来杭
杭州有潜力成为人人向往的城市
这不是凯文·凯利第一次来杭州,但为了这次演讲他特地提前到杭州转了转,对这座在全球科技版图中冉冉升起的新秀有了更多了解。
在新书《未来10000天的可能》里,凯文·凯利提出了“酷中国”的概念。在他眼里,杭州有潜力成为一座人人向往的“酷城市”,“可能当六小龙变成100条小龙,一切都会不一样。”
他在演讲里描绘了一个被AI和其他前沿技术引领的世界,比如未来好莱坞的电影不是在影棚里拍的,而是AI生成;未来世界上80%的工人不在办公桌前工作;未来绝大多数的教育也不是发生在学校里,而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何学习”;未来3D可以打印个性化药丸;五年后世界上最好的AI芯片可能就在中国……
他说:“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很多惊喜,接下来会有更多惊喜。”
在圆桌对话中,凯文·凯利与杭州四家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云深处、精准学、Rokid与凌迪科技style3D的创始人做 了 次“未来对话”。他认为人类应该在AI面前尽可能表现出好的一面,就像是大孩子对小孩子的表率。
这场定位于杭州的主题演讲也吸引了全球近百万网友的关注,征集到了数百条提问。有人问他如果能去到2125年,他会优先去哪。凯文·凯利说自己最想去现在住的那条街,回家看看,确认下自己建造的带有拱门的漂亮的工作室是否还在。
在众多粉丝里,在青岛做外贸的朱先生尤为执着。他专程带着两个孩子到杭州,一家三口在现场听完了演讲,“不知道他们能听懂多少,但也是很有趣的体验。”
他说自己特别认同凯文·凯利演讲里关于AI时代教育的观点,培养一个会问问题的孩子比培养一个会回答问题的孩子更重要。
从“打飞的”上班到“优雅地老去”
在这里找到了杭州未来生活的答案
除了发表主题演讲,凯文·凯利还去未来生活嘉年华的现场看了看,与超10万人提前体验了“未来10000天的可能”,甚至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
在“未来公园”板块,聚集了云深处和具微科技的多款机器狗,宇树科技摆起了机器人擂台赛,迅蚁带来了无人机送咖啡体验,酷飞(浙江)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最新的飞行器亮相,驾驶它从市民中心到武林广场仅需10分钟。
看到宇树G1机器人,凯文·凯利像小朋友一样做起了恶作剧,忍不住从背后推了它一把。看到它还能稳稳地站住 , 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我叫罗伯特”板块能看到宇树、蚂蚁灵波科技、智澄AI、原力无限、璇无际、智元、逐际动力等全国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硅基”小伙伴展示从家庭生活到工业场景的各种技能。
“我们以后要买几台机器人,放在房间哪些地方?”现场看到那么多机器人后,刚结婚的方女士认真地跟朋友聊了起来。
“不老未来”展现了机器人、AI眼镜等在助老、养老方面的应用。程天科技带来了外骨骼机器人,不断有老人前来体验,问题细致到平时如何保养,是否能水洗。易启未来带来了能做推拿的机器人,几乎全天爆满,体验的人络绎不绝,联汇科技的Homer Al助视眼镜能帮助视障人士减少正常生活的障碍……
经营养老机构的吴女士专程到这一板块打卡,她在遐龄交互智能的展位前驻足许久,为了在未来雇佣一个好用的机器人员工,“希望这些科技公司能够多根据实际场景,研发一些优质、可靠、有用的产品。”
现场还有不少离考虑养老问题还早的年轻人与中年人来打卡,一方面给上了年纪的父母找一些能提升生活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是为未来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准备。
一个超快乐的AI体验乐园
让先熟悉AI的人先享受未来
今年的“AI奇妙屋”,把人类关于AI已经落地的各种奇思妙想,装进了一间间小屋子,从AI萌宠、AI桌面机器人,到AR眼镜、MR技术,再到未来健身房、移动的智慧农场……
蚂蚁AQ带来了健康应用体验,拿手机“拍一拍”就可以“读懂”检查报告,测皮肤、看舌苔。从芜湖专程赶来的刘大伯花了半小时时间,认真了解和记录了这款应用怎么用,以后每天都可以在家给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初步检测,看完病也能及时了解各种各样的箭头代表什么。
听这支乐队表演瞳孔会放大,良渚数字游民老邓,码农出身,带着三位音乐人,一起创作了AI交互音乐。他们的乐器可以是游戏手柄,可以是一根绳子,甚至可以是一串代码,这些乐器深度利用数字交互科技,提供非传统的演奏方式,带来别样的体验。
这里还有很多可可爱爱的AI萌宠。今年一个叫Cupboo咘咘智能宠物机器人火爆出圈,一度火到海外。它把年轻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如果你不理它、冷落它,它会叹气,但如果你抱着它、摸摸它、举高高,它就会很开心地发出声音。
有公益组织的创始人专门前来体验,想看看它能不能带给特殊儿童更多情绪关怀。
“闪猫侠”把AI桌面机器人搬了过来。这个身高不到30厘米的小家伙,不仅可以讲脱口秀、解答各种专业问题,也可以行走、挥手、跳舞、撒娇卖萌。
站在AI拍照机前,无需换装、不必化妆,只需轻松一拍,就能生成一张专属于你的杂志封面大片。今年杭州未来生活嘉年华上,老朋友“ 无界魔镜 ”再次搬来了拍照神器。
华数也带来了AI拍照神器:基于AI的线下创意互动一体机“互动π”,不仅能提供AI虚拟助手咨询、创意拍照,还支持实物照片即时打印。照片打印出来后,还可以自己动手DIY裁剪,制作一枚独一无二的纪念徽章。
科技与人文再次有趣相会
央美毕业展“人气王”来了
“人文+科技”的双轮驱动,一直是未来生活节的底色。正如法国作家福楼拜所说:“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相遇。
在位于南宋御街的ORRO艺术空间,藏着今年央美毕业展的两个爆款作品,许多人在那里碰到了童年回忆。
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工作室2025届本科毕业生何思琦带 来 《跳格人生》,用地砖灯代替水泥地面成为新的跳跃载体。
家住长生路附近的李女士带着小女儿体验,她说瞬间想起自己小时候,经常拿粉笔在小巷子的地上画好格子,然后招呼自己的好朋友来玩。
18岁的小岑和朋友来打卡,第一站就选择了央美装置区域。小时候玩跳格子有很多小伙伴一起,玩到妈妈喊吃饭都不肯回家。后来慢慢长大,这个游戏就很少玩了,现在玩这个装置,那种无忧无虑的童年时的画面瞬间在脑海里浮现,一些青春期的烦恼,自我成长的过程历历在目,好像又找到那种自在的感觉了。
《龙宫戏影》是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2025届本科毕业生崔佳彤的毕业设计,获得了央美2025年优秀毕业作品一等奖。手握箭杆,像老手艺人一样轻轻一拨,屏幕上的皮影便动了起来。
将传统非遗进行电子化表达的方式,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来打卡。
停在未来公园上的玩具车 来自 “大大大玩具”团队,他们将废旧飞机、轮船上的零部件拆下来,做成大人可以互动和体验的玩具,每个人路过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浙江“梦之队”集结
这里藏着浙江人的美好生活
步入未来生活嘉年华的 “浙里好风光”展区,映入眼帘的便是连绵的白色帐篷和涌动的人潮,来自舟山、宁波、温州、台州等地的风景“梦之队”齐聚一堂,不拼山水大片,专秀舌尖美味与文创好物。
从清早开馆到傍晚六七点的高峰期,始终人气不减,许多游客逛完一圈,随身袋子已被各色宣传册和战利品塞得满满当当。
要说全场人气的焦点,当属宁波雪窦山展区。
其标志性的“摩尼宝珠”抽奖活动前始终排着长队,扫码即有机会获得溪口特色文创、旅游折扣券等礼品。其中非常受女孩子青睐的,莫过于精致的青瓷福袋挂坠,福袋内蕴栀子花香,设计灵感源于弥勒菩萨的乾坤袋,既可作包挂也能当车挂。一位小女孩拿起挂坠凑近闻的可爱模样,正是现场生动的写照。
除了吸引年轻人,雪窦山也勾起了老一辈的美好回忆。几位年轻时去过溪口的老人,看着墙上的照片感慨道:“溪口真是焕然一新了,找时间一定要再去看看!”
舟山的两个展位都人气十足,普陀山备受银发游客的青睐,桃花岛的特产试吃早早告罄;丽水东西岩的畲族银饰文创BlingBling地闪耀,吸引无数目光;新昌十九峰的“无痛爬山”魔毯和即将穿行于红色水杉林的小火车,勾勒出童话般的秋日愿景;德清莫干山的便捷专线车和即将到来的红枫节,则成为摄影爱好者和包邮区游客的热门话题。
记者观察:中国的未来回响
周五,送凯文·凯利上车时,他突然转身,感谢我带他参观了未来生活嘉年华,“非常有趣的体验”。在一个半小时里,他完成了过去73年的很多“第一次”,喝到了2公里以外飞过来的冰咖啡,幽默地表示,这样的配送方式“太吵了,谁都知道我点咖啡了”。
对新事物永远保持好奇心,可能是他当年做《连线》杂志创始主编时培养的习惯。有人问他,AI时代获得答案更加容易,如何依然保持好奇心。他说自己认识的成功人士都保持着好奇心,喜欢提问和在提问的过程中思考,好奇心往往代表着想象力。
现任杭商研究会会长的张旭光,过去11年和凯文·凯利见过多次。他对老头至今还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洞察力十分赞赏。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2014年,当时凯文·凯利让在场的人不要低估了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未来20年的杀手级产品现在肯定没有出现”“下一个百度、阿里已经在路上”。
数月后,黄峥在上海成立了拼多多。这是全球顶级科技观察家的精到判断,只是这些经验更多基于美国科技圈。
为了这次演讲,凯文·凯利特地提前安排了杭州行。去了Rokid、每日互动、强脑科技、城市大脑等杭州有代表性的科技企业和机构。他说深入了解完强脑后,改变了自己对于脑机接口普及速度的判断,“从25年提前到了10年”。
凯文·凯利与强脑科技创始人兼CEO韩璧丞
过去,他对波士顿动力很熟悉,后来发现中国有家叫宇树科技的公司大放异彩。这次他见到了能打拳击的G1,忍不住上去推它一把,看看它能不能站稳。在主题演讲上,他说未来5年,中国肯定能研发出全球最好的AI芯片。
这话里可能多少有点恭维的成分。但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中国在多个领域的科技进步正在深度影响全球顶级科技观察家,而涌现出“杭州六小龙”的杭州是绕不开的分析标的。不断涌现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是除了西湖山水外凯文·凯利前后5次到访的重要原因。
凯文·凯利自然不是第一位到杭州的科技观察家。2017年,首届未来生活节邀请了《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当时正值上一轮人工智能浪潮开启,AlphaGo横空出世,将人类顶级棋手斩 落马 下。赫拉利也受邀参观刚揭幕的人工智能小镇——这座城市开始对全球展示发展人工智能的决心。
赫拉利(右)资料图
此后的2018年,中国举办了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大会,杭州迎来了强脑科技、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科技公司和机构,游戏科学决定立项《黑神话:悟空》,梁文锋确立幻方量化要以AI为发展核心,宇树科技终于迎来了大批的订单交付……
今年年初,当年这些几乎没人关注的企业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8年前,紧跟着赫拉利上台演讲的王坚还不是工程院院士,他演讲的主题是《机器智能、城市大脑,下一个十年的“登月计划”》。8年后,他领导的之江实验室团队真的将算力送上了太空。
从2017年到2025年,明年是未来生活节这个IP的10周岁生日。如果说过去10年从这些优秀的科技企业身上学到什么,除了那份改变世界的决心和勇气,还有持之以恒的执着与坚守。
绝大多数人还是会低估长期的力量,但念念不忘,才有回响。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梁应杰
编辑 陈伊
审核 张倩 陈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