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非经授权不得擅改文章内容。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持续放大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表彰奖励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方面具有突出成就的企事业单位和优秀专利项目,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决定,授予一批单位和项目第五届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10月18日,在第二十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开幕式现场,获奖单位代表获颁奖项。
“上海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即日起推出“聚焦第五届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专栏,展示各获奖单位的经验做法和创新风采。
第五届上海知识产权奖(创造)获奖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成果转化处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称“上海微系统所”)是我国著名的技术学科综合性研究所之一。成果转化处主要负责知识产权的申报、管理和运营,实现知识产权的增值和市场收益,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等工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微系统所已获得国家级奖励48项、部委省级奖励351项。研究所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成功解决了包头高含氟铁矿的冶炼和稀土元素回收问题;研制成功关键部件“甲种分离膜”,并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研制出国内第一块高速超高速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利用微电子技术基础开展了微电子机械系统和soi材料的研究;开展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海微系统所成果转化处围绕集成电路材料、智能传感器、集成微系统等多个主攻方向构建了一套以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为锚点,深度融合系列专利申请、系统性专利布局、高价值专利培育三大支柱的全面性知识产权创造框架。
在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方面,上海微系统所攻克了集成电路材料、传感器、微系统等领域相关核心技术,形成了一系列高价值自主知识产权,其中,有效国家发明专利1684项、pct国际授权141项,国际、国家和行业等标准6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49项,商标3项。
在知识产权创造机制方面,上海微系统所成果转化处构建了有活力的知识产权创造机制以及为其保障的战略规划、管理服务及转移转化创新体系,拥有高水平专业化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团队,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知识产权创造和转化动能,通过系统性、产业导向、分层式等布局方式实现在不同科研领域较有特色的知识产权创造。
在知识产权创造产出方面,上海微系统所多项原始创新在顶尖论文发表,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奖项;一大批高质量知识产权进行了转化运用,助力两家企业主板上市。这些都体现了知识产权创造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促进作用。
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
编辑:刘雅文
审校:石磊
审核:聂莉
(如涉及版权或其他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告知。)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唯一官方微信订阅号
上观号作者:上海知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