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全栈检测能力护航国产“芯”链安全,广电计量助力国家科技创新

IP属地 中国·北京 财闻 时间:2025-10-21 10:18:14

近期,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对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安世外籍高管夺权,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的职务,闻泰科技暂时失去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仅保有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安世半导体中、荷公司“脱钩”不仅暴露了我国半导体企业在海外并购资产后仍面临被“卡脖子”风险,也再次敲响产业链安全警钟。

与此同时,为摆脱半导体产业链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内替代进程明显加快。10月15日,在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新凯来子公司万里眼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该示波器带宽突破90GHz,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500%,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传递出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触角已深入小众设备的信号。同日,新凯来旗下另一子公司启云方发布了两款自主研发的EDA,分别应用于原理图和PCB两个领域,其性能与业内标杆水平持平,并在高阶能力上实现突破。

在我国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率稳步提升的同时,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电源、光伏储能、高密度电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此背景下,“标准”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互换和质量评判的依据,上升为产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工作。作为综合实力领先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企业,广电计量(002967.SZ)以标准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共同构建开放、共享、可持续的半导体产业生态体系。

国产化替代需求迫切,半导体产业前景广阔

安世半导体警钟与新凯来捷报交织,这正是近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封锁中突出重围一步步实现自主可控的缩影。美国管制层层加码,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自力更生,在国产软件、设备、材料等领域取得进步。

据华泰证券研报,2025年第二季度,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中国及海外半导体设备企业在中国区的收入合计为123亿美元,同比下滑1%,但中国大陆主要上市设备企业收入逆势保持32%同比高速增长,国产化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达到21%。随着中国成熟产线国产设备加速导入,预计全年国产化率将达到23%。民生证券研报称,我国在去胶、清洗、刻蚀设备方面国产化率较高,在CMP、热处理、薄膜沉积上近几年国产化突破明显,而在量测、涂胶显影、光刻、离子注入等设备上,仍较为薄弱。

国产化率提升的同时,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正持续扩张,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已达到6430亿美元,同比增长7.3%。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长至6971亿美元,同比增长率约为11%。该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强劲需求。

集成电路测试分析龙头,构建“产学研检用”一体化生态

在此背景下,广电计量作为已有集成电路测试布局的第三方检测公司,相关业务板块迎来发展机遇。广电计量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质量评价与可靠性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聚焦先进半导体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产自主可控需求,构建性能功能测试、可靠性及失效机理分析评估、芯片设计与制程分析、质量等级认证、功能安全评估和量产与批产测试筛选等全栈式检测与技术咨询服务能力。

早在2017年,广电计量就以自建方式布局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目前测试能力达到了3nm级别,跻身国内先进制程晶圆级工艺结构显微分析的头部机构。公司构建的半导体全产业链质量评价与可靠性提升技术服务能力,获得CNAS、CMA等权威认可的检查分析项目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可提供设计验证、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组装SMT、应用验证全过程分析与验证服务,覆盖“从图纸到终端”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尤其对3nm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晶圆级制造工艺显微分析及失效分析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已为众多国内芯片厂商提供相关检测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高端芯片领域,广电计量可解决高端芯片的微小、多层缺陷的识别与暴露,通过InGaAs、OBIRCH和Thermal热点设备可以精确捕捉到芯片内部微小的电应力、工艺结构等缺陷造成的漏电或短路异常,通过高分辨纳米管CT可以无损定位2.5D、3D高阶封装内部的微小缺陷,同时可以结合DPA/DB-FIB/P-FIB/TEM进行先进封装芯片的封装工艺监控、高阶芯片如3nm工艺改进等,为高端算力芯片的设计与制造提供验证及分析服务。

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广电计量在广州建立了AI芯片质量检测评价平台,研发国产GPU/FPGA芯片可靠性考核标准,填补国内高端芯片“无标准可依”的检测空白,支撑国产算力基座安全可控,成为公司前瞻性布局创新业务,并发展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的又一典型案例。

广电计量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芯片检测领域大客户业务量占比增加,并拓展第三代半导体及芯片可靠性测试、材料性能测试业务,推进元器件一筛业务开发,成功开拓硅光芯片可靠性验证新业务。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半导体材料及器件领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着力构建“产学研检用”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以技术之力为产业链赋能,加速推动我国第三代半导体自主可控和国产化进程。

精准战略、体制创新,助力国家科技发展

除在半导体测试分析领域持续发力外,广电计量正积极研究布局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深海装备、低空装备、先进核能等在内的前沿科学领域,持续打造国内领先的可靠性与环境试验服务平台,全面构筑面向“十五五”的核心增长极。

今年以来,广电计量正大力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目标直指6G产业市场。公司在广州、成都建设性能测试与评估平台,配置热真空试验系统、高强度振动台等高端设备,突破现有实验室能力瓶颈,可满足国内即将爆发的卫星申报主体的设备检测认证需求,助力国内企业参与低轨卫星“先登先占”,赢得时间和竞争先机。

一系列举措背后,广电计量正以精准战略、体制创新,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助力。在战略层面,广电计量长期以来便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性产业、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国家质量保障,长期聚焦高端制造,同时,公司坚持技术引领和科技自立,近年来持续通过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10%作为研发投入,布局和培育创新的测试服务能力。

今年上半年,广电计量研发投入达到1.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13%。从研发方向看,公司聚焦人工智能、空天信息、集成电路、低空装备等国家重点战略产业领域,并与重庆理工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产、检、研”合作平台。

在体制层面,广电计量实现了国有体制与市场化激励的深度融合,公司通过“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架构,实现了战略稳定性与市场化活力的统一。公司的国有背景,加上全国性网络布局形成规模优势,高品质保障服务形成品牌优势,有利于获得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客户的认可。

以国家需求为锚,以精准战略绘蓝图、以体制创新破藩篱,广电计量在前沿赛道持续加码、在核心能力上久久为功,既当好国有科技力量的“稳定器”,又化身市场创新的“推进器”。未来,公司将继续把高研发投入转化为高价值服务,与合作伙伴共筑质量根基、共享技术红利,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持续输出源源不断创新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