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李飞:深耕无人驾驶线控底盘,驶向城市服务新未来|U35设计人才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22 14:13:21

转载自:上海设计之都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李飞

上海易咖智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研发副总裁

“u35计划”2025年度上海青年创意设计人才

在智能驾驶的浪潮中,有人专注于算法优化,有人精通传感器技术,而李飞选择了一条更基础、也更艰难的道路——为城市服务型无人车打造一颗安全、可靠、灵活的“数字心脏”:智能线控底盘。

作为上海易咖智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研发副总裁,80后高级工程师李飞已在智能驾驶与无人车领域深耕14年,是国内第一批投身无人车研发的开拓者之一。从郑州宇通客车的智能化技术研究工程师,到中兴智能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总监,再到自主创业并最终扎根上海易咖,他始终专注于让无人车在真实城市环境中“跑起来”,成为城市服务型无人车行业的“底盘架构师”,推动城市服务进入“无人化”新阶段。

01


无人清扫车作业中

城市服务型无人车是指基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专为城市公共服务场景设计的无人驾驶车辆,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提升城市服务的效率、安全性和便捷性,通常应用于物流配送、环卫清洁、安防巡检、零售服务等领域。与乘用车和商用车等相对成熟的车型相比,服务型无人车是近几年诞生的一个全新品种,在产品开发、设计逻辑、以及对供应商的标准和要求方面,都与现有传统汽车产品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服务型无人车需要在复杂的城市场景中执行多种任务,经常面临复杂路况、极端天气、安全风险、能耗管理等难题。李飞敏锐地意识到,传统的“一车一设计”模式难以支撑规模化应用,必须从底层架构进行革新。他带领团队历时多年,成功研发出一套全新的技术体系——“行者架构”,由能量套件、线控套件、底盘os、网联云四大核心模块构成。


发布行者架构技术现场

这一架构如同搭建“技术积木”,重构了底盘物理架构、功能架构以及软件架构,将共性技术封装成系列化公共技术模块,可以在不同场景的系列化产品平台中迁移、适配和拓展,实现“积木式”产品开发,相比于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新品开发周期缩短至8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更关键的是,实现了线控覆盖率100%、纵向运动速度控制延时≤150ms、横向转角运动控制精度≤0.05deg的行业领先性能,线控覆盖度及线控性能领先同行40%以上。经权威机构查新认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末端无人小车的应用场景很碎片、很细化,与传统主机厂依赖庞大供应链生态、对工艺流程依赖度高且串行开发的造车逻辑迥然不同,凭借“行者架构”,客户可以用“积木式”的开发模式实现场景应用、总成配置及部件的快速切换,从而达到快速迭代、快速开发新产品、快速实现功能,快速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场景的需求。

02


无人巡逻车工作中

从城市服务无人驾驶的应用版图来看,李飞主导的产品研发精准覆盖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多个关键场景,形成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矩阵。他主导开发的20余款l4级无人车,精准切入物流配送、环卫清洁、安防巡逻、移动补电等城市公共服务的核心领域,让技术真正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物流“最后一公里”场景,他设计的无人物流车成为快递网点降本增效的可靠工具;在环卫领域,无人清扫车不仅适应非机动车道、公园、背街小巷等复杂环境,更实现了自动加水、充电、倒垃圾的全流程自动化,还能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全天候作业;在安防方面,巡逻车系列化身“移动哨兵”,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检,并具备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人脸和车辆识别等智慧功能。


无人配送车进行坡度测试


无人配送车进行涉水测试

这些项目极大提升了城市服务传统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质量、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并且面向城市物流配送、环卫清洁、安防巡逻、信息采集等多场景提供科学化、智能化的完整可靠解决方案,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无人清扫车园区清扫作业中

目前,李飞带队研发的20多款无人车已在全国超过100座城市投入使用,交付超过6000台无人驾驶车,累计安全行驶里程突破3000万公里。通过将无人驾驶技术深度融入城市服务的毛细血管,李飞正以工程师的务实创新,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智能化、人性化演进,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一套可行、可推广的技术方案。

03

回顾无人驾驶行业发展历程,李飞敏锐地把握了行业演进的脉搏。“末端场景无人车已经发展到行业3.0阶段,”他在2023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智能底盘技术创新大会上分享道,“1.0阶段是算法导向,解决技术攻关问题;2.0阶段回归场景,解决‘场景可复制’问题;而现在的3.0阶段,是以工程化落地为主题,围绕成本、质量和效率解决‘产品可复制’的问题。”


与管培生互动

扎实的技术创新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李飞主导设计的无人物流配送车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奖;个人获评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带领公司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中国汽车隐形独角兽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布斯中国投资价值初创企业100强。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共申请专利424项,发明151项、实用新型156项、外观专利42项、pct8件,已授权专利174项,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创新实力。李飞还带领团队,作为核心单位编制了全国首个线控底盘国家标准《低速线控底盘通用技术要求》,填补了行业空白,为城市服务型无人驾驶车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智能快递车获德国红点设计奖

对于未来,李飞的愿景清晰而坚定:让城市服务型无人车成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他相信,沿着“服务型无人车智能线控底盘技术、城市服务场景无人驾驶软件平台eos、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运维平台、多场景城市服务无人车运营调度平台”4大核心技术方向,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无人驾驶技术将在物流配送、环卫清洁、安防信采、移动充电等领域发挥更大效能,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优化公共服务体验,最终惠及每一位市民。

从技术尖兵到企业舵手,再到行业标准的推动者,李飞始终以工程师的务实与创新者的远见,稳稳地驾驭着无人驾驶技术在城市服务领域的航向。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位青年创意设计人才的成长记,更是一段关于如何用硬核科技赋能美好城市的生动实践。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上观号作者:上海经信委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