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23 日消息,网友 @angelxsneak 昨日(10 月 22 日)在 Reddit 社区发帖,分享了一张 2012 年的 App Store 收据截图,揭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苹果历史:该公司曾对 iPod touch 用户的 iOS 系统更新收费。
科技媒体 Mac Observe 指出这项收费并非营销策略,而是苹果为遵守当时美国会计准则而采取的一种法律变通手段。
由于苹果采用“递延收入”(deferred revenue)会计模型处理与运营商绑定的 iPhone 销售,因此将更新视为原始销售的一部分,iPhone 用户可以享受免费的功能更新。
IT之家注:递延收入指公司已经收到款项、但尚未完全提供相应服务或产品前,不能立刻确认为当期收入的部分。在文中的例子里,与运营商绑定的 iPhone 销售被视为一项长期服务,因此苹果可以将收入分摊到整个服务周期,从而“免费”提供软件更新。
然而,iPod touch 作为一款一次性售出的独立硬件,不适用此模型。根据当时的会计准则,若苹果为这类非订阅式产品提供重大新功能,就必须将该软件更新确认为一笔独立的收入。
苹果因此对 iPod touch 的重大系统更新进行了明码标价。例如,当苹果在 2008 年发布 iPhone OS 2.0 时,iPod touch 用户需要支付 9.95 美元进行升级。
之后,根据苹果官方新闻稿的记录,iPod touch 3.1 软件更新的价格为 4.95 美元。类似的案例还有 2011 年的 Mac 版 FaceTime,在结束测试版后,苹果以 0.99 美元的价格在 Mac App Store 上架。
不过,这项收费政策并未持续太久。转折点发生在 2009 年 9 月,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者批准了修改方案,允许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在销售产品时即可确认大部分收入,即便后续计划提供软件更新。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解除了迫使苹果对 iPod touch 更新收费的限制。
会计框架的转变,让苹果不再需要为了给 iPod touch 等产品提供免费功能而对收入进行复杂的分割。自此,iOS 免费更新成为 iPhone、iPad 和 iPod touch 等所有设备的标准,这也塑造了当今用户对电子产品购买后仍能持续获得新功能的普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