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电,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加快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培育住建领域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深化住建领域新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快速拓展建筑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实施智能建造试点项目50个以上,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分别达到40%、30%。到2027年底,建成住建领域产业孵化创新平台5个以上,推动建设新技术规模化应用50项以上,打造“AI(人工智能)+建造”应用场景3个以上。到2030年底,打造一批智能建造产业园区,培育西南地区住建领域优势产业10个以上、新型建造领军企业20家以上,现代建筑产业产值达到6000亿元。
加快推广智能化施工装备。在房屋、市政、公路、机场、港口、水库等项目建设以及地灾防治、市政设施养护等领域推广建筑机器人。加快建筑机器人在“危繁脏重”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形成“单机自动化、多机协同化”作业模式。有序推动智能施工电梯、远程塔吊、造楼机、架桥机、盾构机等装备应用。推动实施“工程智管”,探索构建无人机巡检、“机器人集群+数字孪生指挥平台”智慧施工体系。
严格执行装配式建筑相关规定,不得随意降低实施标准要求;结合“好房子”建设、城市更新等需求,持续挖掘新型建造应用场景,推动全市具备条件的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全面采用智能建造技术。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带头实施新型建造方式,推动先进建造技术体系化应用;智能建造试点区县应在项目策划阶段明确智能建造实施要求。
相关链接:重庆市加快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培育住建领域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