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取代英伟达,寒武纪靠DeepSeek卖爆“中国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婷 刻度财经 时间:2025-10-24 12:55:43
要想实现长期发展,寒武纪就必须在替代红利消退前完成产品多元化布局与客户生态建设,避免短期效益。

出品|刻度财经

英伟达退位后,寒武纪凭借政策红利和DeepSeek等客户的力挺,成功卖爆中国芯。

翻看寒武纪的客户名单,DeepSeek、商汤科技、腾讯等巨头均位列其中,在华为没有全面走上自主研发道路时,其合作对象也是寒武纪。

作为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的公司,寒武纪自2016年成立起,就拿到了华为的大量订单。2017年至2018年,华为贡献的收入占比高达98%和97%。

寒武纪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国产AI(人工智能)芯片第一股。

为了扩大市场规模,寒武纪一直在追加研发投入,主营业务也拓展到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的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产品线延长到了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以及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叠加近两年国内利好政策,寒武纪得以走出AMD、英伟达等国外科技巨头公司的阴影,结束了多年亏损的状态。

2024年第四季度,寒武纪实现首次盈利,此后便保持向上趋势。

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寒武纪当季取得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前三季度总营收46.07亿元,同比激增2386.38%。当季实现盈利5.67亿元,前三季度累计盈利16.05亿元,均实现同比扭亏。

图源:寒武纪2024年年度报告

即便英伟达于8月恢复出口许可,中国企业也没有再大批量采购,可见中国芯对英伟达替代程度之深。10月份,英伟达方面透露称其市场份额归零。

狂砸65亿元,只为取代英伟达

目前,寒武纪的云端智能芯片、加速卡、整机训练服务器已经全面对标英伟达。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的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激增至2029年的1.34万亿元,2025年至202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7%。

而在2025年以前,英伟达长期霸占这一市场,这背后的原因与其技术先进性密切相关。

直到今年10月,英伟达正式终止中国区高端AI芯片销售与技术支持,其占据95%份额的市场出现历史性空白。这一变动直接激活国产替代需求,中国芯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寒武纪作为中国芯的一员,开始与国内公司竞争。在此之前,为了成为平替最优人选,寒武纪长期致力于研发。

财报显示,2017年至2024年八年间,寒武纪共计亏损54.17亿元,其间,研发费用达65.74亿元,而营业收入总额为43.6亿元,研发费用常年是营收的1倍-2倍。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达2.58亿元,同比增长22.05%,同时,募资39.85亿元中的29亿元专项用于大模型芯片平台研发。

图源:寒武纪2024年年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在第一大客户占比好不容易降至42.5%的情况下,又陷入了大客户替换而非多元化问题。

要知道,2025年的业绩爆发,更多是国产替代政策窗口期的红利体现。产品结构单一与客户集中度高的双重风险,如同隐藏在业绩光环下的成长暗礁。

要想实现长期发展,寒武纪就必须在替代红利消退前完成产品多元化布局与客户生态建设,避免短期效益。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