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阿里旗下夸克正式上线“对话助手”。从界面上看,它像是“塞进了一个豆包”,但从体验上看,它更像是中国的ChatGPT。
在夸克App首页,点击搜索框内的“助手”或右滑屏幕,即可进入全新的“对话助手”模式。对于熟悉豆包的用户来说,这个界面有些熟悉:一个简洁的聊天框,鼓励你输入任何问题。但夸克的目标不只是回答,而是完成任务。
![]()
大模型出现后,普通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交互方式的变化,其次是回答问题的能力,不同的模型基于不同的平台数据训练会有不同的专长。比如豆包,因为字节的关系,天然具备一种娱乐基因,擅长通过对话来提供情绪价值,能快速获得普通用户的认可。而这次夸克,希望自己成为更专业领域的回答方。
![]()
更专业的“对话助手”
相同的问题询问,差异随即显现。例如:“碳水吃多少最健康?”。豆包更像是在跟你亲切聊天,夸克则是引用一些权威资料,向你解释数据的来源和依据。
![]()
(左图为夸克,右图为豆包)
在OpenAI发布ChatGPT Atlas浏览器后,AI能“自主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再次被放大。而在夸克,这种能力正在落地到对话场景中。你可以在对话助手中,直接提出需求,如:来一些四六级复习资料,网盘链接。夸克就会调用Agent能力,找到对应资料,并提供一键转存网盘的独家体验。这对很多资源控来说,真正实现了“说什么,就有什么”。
![]()
(在夸克“对话助手”中直接获得学习资源)
虽然目前多项模型产品都有对话的能力,但底蕴和基因,决定了它们在产品服务的上限。用户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场景去选择最合适的产品。
以大学生写考研论文为例。如果使用市场同类模型工具生成内容,它会比较吝啬自己的回答。可能还需要搭配搜索引擎查询最新资料,再打开Word进行翻译和编辑,最后上传到网盘。整个过程充满摩擦感,被频繁的应用切换打断。
在夸克中,这个过程被彻底重构。用户只需说出“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提取文字”,AI能自动解析题目、扫描纸质文件、翻译外文、整理内容并保存到夸克网盘中。所有操作都在一个界面完成。
![]()
(在夸克“对话助手”中,直接完成各类复杂任务)
很多用户在体验后才发现,夸克早已不只是一个聊天机器人,而是一个能在同一会话中完成搜索、创作、阅读乃至执行任务的智能助手。它正在让“AI从会说话,变成会做事”。
![]()
Qwen闭源模型亮相
这次升级的技术核心,是首次曝光的Qwen最新闭源模型,它具备全球领先的推理和搜索融合能力。夸克算法团队与通义实验室重点突破了“搜索推理”与“可信生成”两大方向。
![]()
(左图为夸克,右图为市场同类模型工具
当把一道测试大模型能力的经典题目“strawberry有几个r?”抛给夸克和市场同类模型工具后,夸克反复思考,拆解单词,得出了3个r的答案,包含了严谨的推理过程和清晰的结论。而后者是直接回答出了2个r。这道题目并不难,但能看出模型之间的差异性。
此外,夸克还自建包括医疗、教育、法律、财经等多个垂直知识库,通过结构化、标准化的专业数据训练,大幅增强了模型在健康、学习、法律等专业领域的推理与专业理解能力。
这意味着,当用户提问“法律责任如何界定”或“糖尿病饮食建议”时,夸克的回答并非来源于模糊生成,而是依托权威知识库进行可信推理。这种“AI可信度”的建设,成为夸克区别于通用聊天助手的关键护城河。
“塞进豆包”只是外界的戏谑说法。真正的故事是:夸克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打造中国版的ChatGPT。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