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算力需求激增、类脑计算站上风口,专家研讨探索产学研用链路融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10-25 00:11:32

现有的计算系统本身的挑战,是类脑计算发展的需求来源之一。

10月24日,由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下称“智能院”)主办的2025类脑智算论坛暨类脑智算创新产品发布会举行。论坛围绕类脑智算设置了学术报告及研讨环节,来自国内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类脑计算的前沿技术方向进行分享。

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在致辞时表示,智能院的研究领域横跨整个感知认知神经网络,在整个创新链中不断地与产业创新链结合,参加的人不仅仅是基础研究者,而且有来自企业的科学家。产学研用相结合研发,是国家科技体制机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谈到类脑计算的重要性时,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及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教授赵蓉表示,智能时代带来的对计算和智能计算的新需求,尤其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的人工智能对计算的需求呈爆炸式发展。其次,类脑计算的重要性是由于现有的计算系统本身的挑战所带来的需求。

“我们看到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以现有的方式所需要的功耗和成本是不成正比的,所以急需发展新的类脑计算。”赵蓉表示,清华类脑中心有一个类脑云脑-异构融合类脑计算研究平台,已构建了大概16亿神经元的规模。它是一体两翼,能够同时支持人脑科学和类脑科学。为了减少硬件开发所带来的周期长问题,中心构建了一个万亿级突出的全模式,端到端的类脑仿真平台,同时为脑模拟、智能医学等应用提供了服务。

当天,全球首款超小型、移动式的类脑智算体“智者一号”BIE-1正式对外发布,据了解,该款设备由珠海横琴新近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燧人(珠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

据广东省智能院智能计算系统联合实验室主任、珠海横琴新近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聂磊介绍,“智者一号”实现了高配置、小体积和稳定性的结合,在仅为迷你单门冰箱大小的空间里,集成了1152个CPU核心、4.8T DDR5内存、204T存储空间以及40G高速网络接口,可部署在家庭、小型办公室甚至移动环境中。

据相关方介绍,该产品核心技术突破在于自主研发的独特类脑算法“直觉神经网络”(Intuitive Neural Network, INN),可以高速高效地运行包含大模型在内的各种模型训练与推理。其可解释的数值与符号统一的类脑学习网络,高度模拟人脑运算机制,融合了符号计算与数据驱动的三值逻辑类脑模型,采用全新的“结构信息抽取—逻辑组网”架构机制。

据广东省智能院多模态脑机接口系统联合实验室主任、燧人(珠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江介绍,基于INN的技术特点,“智者一号”在CPU单节点上仅用30小时便可完成百亿token训练,训练与推理速度可分别达到10万token/秒和50万token/秒。

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徐明坤在介绍智能院科研领域时提到,希望能够构建类脑具身智能,构建了一个验证平台,布局了一系列工作,比如说视觉和位置定位,以及多模态连续学习等,目标是打造开放场景下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类脑智能系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