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顶科协奖颁出“双黄蛋”:解码细胞膜蛋白降解机制,新型艾滋病药物研发现曙光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25 14:11:16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摄影记者 陶磊

科学探索中的“偶然发现”充满魅力。科研工作者在追寻某个目标的过程中,常常意外地发现更为珍贵的宝藏,并与更多有趣的发现不期而遇。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2001年及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克里普研究所教授巴里·夏普利斯指出,正是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才使得这些幸福的“意外”得以发生。

2025顶科协奖颁奖典礼不仅展示了科学前沿的最新突破,更揭示了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上,偶然的惊喜与合作的智慧共同拓展了人类认知的边界。

偶然的魅力

在夏普利斯长期从事的化学领域,“点击化学”正与人工智能逐渐融合,彻底改变着新药的研发路径。与传统路线不同,“点击化学”聚焦于少数几种可靠、可预测的化学反应,能够快速构建分子之间的连接。起初,科学家们只是用它来寻求更简洁的合成方式,却因其高度可靠性与可扩展性,逐渐能够攻克更为复杂的化学难题。如今,点击化学已成为最具实用价值的合成策略之一。

过去,药物研发常被形容为“在废铁山中蒙住眼睛找钥匙”——过程缓慢、成本昂贵,结果常常令人失望。如今,借助人工智能,科研人员能够高效设计分子,快速识别出对疾病靶点有效的“钥匙”。借助靶向疗法,药物能够精准定位至目标细胞,在恰当的位置释放有效成分。这一切,离不开人工智能对分子结构的扫描与设计,以及对分子与蛋白质合成路径的精准预测。

医学亟需更多创新与突破以缓解人类的病痛。夏普利斯时强调,仅有人工智能的人设计还不够,仍需要可靠的合成方法将其实现。点击化学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途径,让人工智能设计的分子得以精准合成,两者的结合正在重塑医学的未来。

合作的力量

此次顶科协会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颁发给了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名誉讲席教授孙理察,以表彰他在几何分析与微分几何领域的开创性工作。

颁奖人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在颁奖词中介绍,孙理察通过革命性的定理解决了看似不可攻克的问题,创造了重新定义几何分析框架的数学工具,并以开创性的方法激励了几代几何学家。他的获奖充分体现了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表彰“变革性科学贡献”的使命。

作为当代微分几何与几何分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孙理察尤其强调跨界交流的重要性。他认为,任何领域的科学研究都需要时常与同行交流,这有利于更谨慎地思考、开拓工作视角、调整研究方向。孙理察与丘成桐有着近50年的合作交往,“孙理察”这个中文名,也是丘成桐所起。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与丘成桐相识,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丘成桐也是他进入几何分析世界的引路人。

今年的顶科协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同时颁发给两位科学家——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名誉教授斯科特·D·埃默尔和犹他大学生物化学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韦斯·桑德奎斯特,以表彰他们在揭示受体膜蛋白转运与降解细胞机制研究中的突破性发现。

两位科学家通过独立研究和协同合作,成功破解了细胞膜蛋白在细胞内被捕获和降解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他们的发现在预防艾滋病感染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有望改变全球艾滋病流行态势。他们的研究发现最终转化为具有全球健康影响力的实际应用,堪称科学造福人类的典范。

埃默尔在获奖感言中表示,能够与挚友及一生的合作伙伴桑德奎斯特共同分享这一奖项别具意义。过去25年来,两人的实验室始终携手合作,开放共享数据与想法,相互信任和坦诚的科学交流、协作,极大加快了研究进展,使他们能够比孤军奋战更高效地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

桑德奎斯特则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有了基础研究才可以进一步开展其他各类研究,带来全新的概念和最具创新性的疗法。基础研究对于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类癌症、慢性病以及疾病预防等都带来了许多新成果。他同时指出,在这些能够拯救生命的疗法中,研发需要时间和投入,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原标题:《顶科协奖颁出“双黄蛋”:解码细胞膜蛋白降解机制,新型艾滋病药物研发现曙光》

栏目编辑:赵菊玲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陶磊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