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在体育人工智能创新赛道跑出“加速度”,“上体体育大模型2.0”正式发布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文汇报 时间:2025-10-25 20:06:39


“上体体育大模型2.0”发布会暨首届上海体育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冠军争夺赛10月25日在上海体育大学举行。活动全面展示人工智能赋能体育事业的最新实践,共绘智慧体育未来发展新图景。

近年来,上海体育大学先后与百度、上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智慧体育发展。在同城高校和行业领军企业的协力支持下,上海体育大学在体育人工智能创新上跑出“加速度”。上体体育大模型1.0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成为体育垂直领域的重要大模型,它的应用不仅覆盖了体能训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日常运动场景,更深度服务多支国家队的日常训练与奥运备战,助力运动健儿们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屡创佳绩。如今,“上体体育大模型2.0”围绕“落地应用”这一核心目标,在技术能力、知识体系及应用生态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上体-百度飞桨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代表卢飞翔和智慧体育工程学院院长傅维杰在发布会上共同介绍了模型的研发背景和现有功能。该版本依托“基座模型、多模态融合、知识增强、跨学科交互、嵌入式应用”五大核心技术升级,重点拓展了“竞技体育、全民健康、文化传播、体育赛事”四大应用场景,推动模型能力向实际应用的深度转化。上体体育大模型2.0不仅是技术迭代的重要成果,更是体育行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实践。未来,它将陆续免费开放,以科技赋能体育,在竞技突破、文化传承、健康促进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科技力量助推中国体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无论是大家比较熟知的DeepSeek还是ChatGPT,相对来说是一个通用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度比较高,但针对垂类领域,比如专业体育领域应用场景就比较有限。我们的体育大模型就完全不同了,它在这一专业领域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很难找到替代。”傅维杰告诉记者,这种专门的体育类大模型在国外也非常少见,“目前,我们首先要服务的就是最顶尖的国家队,帮助他们更好地备战奥运会和世界各项大赛,其次就是帮助各省市的队伍备战全运会,再下来就是通过各个向外衍生的项目来服务大众。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大模型还没有完全对公众开放,相信伴随着技术成熟和算力提升,这一天终将到来。”

除上体体育大模型外,具身智能机器人、乒乓球机器人、武术人工智能化评教系统、神经增能、篮球一体机、青少年体育智能评测软硬一体机、激光雷达羽毛球训练分析系统等人工智能赋能体育事业的最新科技产品在发布会现场进行了集中展示。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首届上海体育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冠军争夺赛。大赛自2025年9月启动以来,吸引众多高校团队与科研力量参与,赛事设置“技术初审-决赛阶段-冠军争夺赛”三阶段评审,从“创新性与前瞻性、技术合理性、应用潜力、表达与展示、团队协作与研究规范性”五大维度筛选优质成果。

经过多轮严格评审与现场激烈角逐,来自上海体育大学的作品《羽光之眼:基于多模态融合的智能羽毛球技战术解析引擎》获得冠军,来自深圳智洞科技有限公司的作品《人类运动数据平台》获得亚军,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的作品《青少年足部健康早筛与个性化干预系统-AI赋能的数字健康解决方案》获得季军。获奖成果将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


未来,上海体育大学将持续迭代升级上体体育大模型,打造开放、共享、安全的体育人工智能生态,深化“体育+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高校担当。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