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万元定价”已成新趋势?人形机器人也打起了价格战

IP属地 中国·北京 澎湃新闻 时间:2025-10-25 20:07:32

当很多人还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远未到成熟时,但价格战似乎已经在这一市场打起来了。

就在全球首款将消费级人形机器人价格做到1万元以内的产品——松延动力的“小布米”(Bumi)开启预售的第二天,10月24日,加速进化(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速进化”,英文名Booster Robotics)发布了其入门级具身智能开发硬件平台——Booster K1,首批100台新品限时售价2.99万元。


京东商城上的松延动力小布米(Bumi)京东商城

澎湃科技关注到,截至10月25日下午,在电商京东平台已经将两家产品同步上新于京东智能机器人自营旗舰店限时专区,目前松延动力的“小布米”(Bumi)预售已定447件,定价2.99万元的K1已有267人预约抢购。这一时间“紧密衔接”的发布,无疑让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价格走势和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产生了新的关注。


京东商城上的松延动力小布米(Bumi)京东商城

价格战来了?

价格,一直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走进寻常百姓家门的关键门槛。

松延动力刚刚开启了售价9998元的“小布米”(Bumi)预售,成为全球首款将人形机器人产品做到1万元以内的产品。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4日,松延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对媒体表示,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人形机器人本身就不应该那么贵。” 根据其公布的数据,“小布米”在预售开启的3小时内销量已突破200台。

针对两家疑似再打“价格战”的说法,10月25日,加速进化副总裁赵维晨告诉澎湃科技,人形机器人的定价要从执行完成率和交付视角来看,即能否真正交付到客户的手里来衡量。目前定价在2.99万至3.99万区间,是衡量性能与量产之间相对能务实落地的角度。如果要进一步降价,需要看出货量能否达到万台左右。

加速进化CEO程昊在24日的“2025加速进化生态大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是AI时代最佳载体,加速进化要让人形机器人像个人计算机一样简单可靠实用。2.99万元的限时售价,能有力打破“具身智能技术门槛高、应用成本高”的长期瓶颈,为具身智能开发的普及扫清了关键障碍。

万元机器人可以干点啥

尽管人形机器人的低价能得到市场的关注,但其功能和量产能力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观点质疑,低价不代表功能好,“一万元也只是买了个会动的玩偶而已”。

细看上述两款产品,其外形尺寸、性能和主要市场定位存在明显的差异化。

松延动力“小布米”Bumi人形机器人,身高94cm,重量12kg,主要面向科技爱好者、青少年编程教学及家庭陪伴等使用场景。此外,“小布米”Bumi还有EDU版本,售价2.49万元。

加速进化的K1主打的是入门级具身智能开发硬件平台,定位于机器人教育赛事场景。它属于小尺寸机器人,身高1米,体重19公斤,亮点在于可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太空步舞蹈动作。

据了解,K1主要面向的是机器人教育赛事场景,在发布会现场,加速进化宣布启动“百城万校”战略计划,在未来三年,将会和1000+高校、2000+职业学校、7000+中小学进行课程合作,推动机器人教育在中国和全球的全面普及。

还没到卷的时候

智平方创始人兼CEO郭彦东此前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曾明确提及人形机器人价格的问题。他曾公开呼吁,现在机器人还没到卷价格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客户觉得好用,而不是便宜。如果大家只关注便宜而不是性能,对研发的伤害很大。

在今年8月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董事长王兴兴当面对“R1起售价格仅3.99万元”的采访时表示,“相对小一点的机器人往往更加便宜,大的机器人价格会贵一些。我们还希望(以)更好的价格,(让)更多人愿意采购,然后有更多人使用机器人。”

在王兴兴看来,人形机器人首先要实现广泛的应用,只有出货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基于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丰富机器人的功能和应用的多样性,从而促进整个机器人生态的繁荣和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