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讯(记者 祁和忠)最近,主动权益大厂景顺长城基金举办四季度权益专场策略会,旗下知名经理江山、邹立虎、乔海英等对A市场面临的重大机会做了深入分析,具体有以下三大主线:
AI产业:飞轮效应增强
江山对AI等科技赛道有着深刻的理解。2024年8月13日,他担任景顺长城稳健回报A的基金经理,任职一年多来,已取得186.71%的累计收益率。对于中际旭创、寒武纪等AI个股的重仓投资,为基金贡献了丰厚收益。
他分析,当前,AI产业已进入算力、模型与应用三者飞轮效应增强的新阶段,投资需把握算力与应用两大领域。
在算力领域,明线是下游客户持续的资本开支需求,暗线则是北美电力基础设施瓶颈带来的能效优化机遇,这使单位Token能耗最低的解决方案(如液冷)及相关供应链(如电源、存储)凸显价值;同时模型向长上下文、多模态发展正催生存储等新增需求。
从估值角度看,传统光模块、PCB等标的估值合理,未来伴随订单能见度提升有望实现估值切换。在应用领域,独立的To C创业难度增大,投资重点应转向自身拥有模型与算力优势的互联网巨头;而硬件端,预计未来1-2年机器人将迎来产品量产的关键节点,投资范式将从主题炒作转向可跟踪的供应链价值重估。
整体上,他将持有估值合理的核心算力标的,同时关注电源、存储等新方向的弹性,并在应用端聚焦头部大模型公司及机器人供应链的实质性进展。
有色金属:可战略性配置
邹立虎擅长投资黄金、有色金属、能源等周期板块。2022年3月25日,他担任景顺长城支柱产业A的基金经理,至今的任职年化回报达13%。
他判断,全球宏观经济经过近四年的调整已触及底部区域,制造业PMI和PPI等核心指标均显示经济处于周期底部,而政策面已转向积极,这意味着顺周期行业的景气度有望持续走强。
在需求端,欧美经济体正进入财政与货币双宽松的周期,预计这将推动全球经济开启一轮持续约两年的复苏进程,尤其利好与制造业和再工业化相关的上游资源品。在供给端,国内的反内卷政策正推动有色金属等行业供给侧产能优化,加之过去几年资本开支不足导致的全球矿产供应增长缓慢,共同加剧了供需紧平衡的局面。
更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在于,有色金属行业正从传统的强周期属性向周期成长属性转变。能源转型、全球国防开支提升以及AI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需求,已经能够有效对冲传统地产链需求的疲软,并成为影响供需格局的核心变量,这使得铜、铝等品种的盈利韧性显著增强。
因此,在供需基本面改善、美元可能趋势性走弱以及资源战略价值重估的共振下,有色金属板块的长期配置价值坚实。
创新药:底层逻辑根本转变
乔海英近十几年来专注于医药行业的研究和投资,在2017年至2021年的医药股牛市中,她所管理的医药基金任职年化回报超过29%。2024年6月24日,她担任景顺长城医药健康A的基金经理,至今已取得了超过30%的累计收益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她表示,中国创新药产业经过十年沉淀已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当前正迎来科技赶超与国际化的关键阶段,底层逻辑出现根本改变。
产业数据显示,中国在研创新药数量已超越美国,2024年活跃管线达3500个,位居全球首位,且出海交易占比从2019年个位数跃升至2024年的20%以上,标志着中国研发质量获国际认可。
这一变革的核心在于,创新药尤其是复杂生物制剂是典型的工程创新,缩短临床开发时间、延长药品商业化寿命,是对面临专利悬崖的跨国药企最大的吸引力,即延续自己的竞争优势,或争夺重磅药物专利过期留下的巨大市场。中国药企早研管线试错成本低,试错快,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使得中国药企已经取代美股初创型药企的生态位。这种新形式的研发外包既能分享更大的价值量,又相对少地缘风险的暴露。
从投资视角看,与2019-2021年业绩驱动逻辑本质不同,在本轮行情中,创新驱动带来的价值量跃升构成核心差异。例如,创新药出海后端权益分成可达两位数,远超CXO模式2%的净利率天花板。尽管近期调整引发分歧,但未来行情高度与持续性将超越上一轮,因当前估值仅反映授权首付款,未来2-3年后逐步有授权品种上市,逐步有商业化分成兑现时,将带来非线性增长空间。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