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人才测评?200位专家在蓉探讨

IP属地 中国·北京 封面新闻 时间:2025-10-27 16:19:51

10月25日-26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指导,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人才测评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2025)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人才测评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成都举办。


本届年会以“人才发展引领测评战略,人工智能赋能测评技术”为主题,汇聚了近200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测评创新与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交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人才测评与评价体系中的创新应用。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宁在开幕式致辞

在年会开幕式上,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宁表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迫切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价值的人才测评体系。本次年会的召开,恰逢人工智能浪潮推动教育、管理与社会治理深度变革之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支撑提出的新要求,深入探讨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协同演进,必将为我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指出,人才测评是人才评价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完善科学、公正的测评体系已成为改革重点。何宪强调,要勇于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数字化测评、情景化评估,提高测评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同时要保持开放姿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确保我国人才测评始终立足世界前沿。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欧晓理指出,人才测评已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辅助性工具,演变为支撑组织战略决策、提升组织效能的关键环节。他表示,人工智能的兴起为测评技术带来了革命性机遇,也提出了伦理与公平性的新挑战。测评工作者要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构建更加科学、安全、可信的智能化测评体系。他强调,测评工作要以人才发展为核心导向,服务国家战略,激活人才潜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生态。

主题演讲环节中,18位专家聚焦前沿议题进行了分享。专家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范式。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提升测量的准确性与预测的有效性,其核心在于构建算法可信、数据可靠、情境真实的三位一体体系。同时,数智技术不仅推动评价维度、理念和焦点实现系统性再造,更催生从“传统测评”向“人机协同”智慧评价的范式转型。

与会专家还强调,在推进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人机互动产生的伦理问题与社会影响,确保技术创新与规范发展并重。这些见解充分体现了当前人才测评领域融合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推动理论与实践协同演进的发展方向。

主会场外,五场平行分论坛同步举行,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人才测评”“人工智能与人才开发”“人工智能与胜任力”“人工智能与组织管理”及“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现场50余位报告人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覆盖政府、企业、高校等多类主体,展现了AI技术在人才“选育用留”全链条中创新实践应用的思考与成果。


据介绍,本次年会的举办,旨在深度响应国家“人才强国”与“数字中国”战略,有效促进人才测评理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融合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西南民族大学也将持续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为推动我国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民大智慧”。下一届年会将于北京物资学院举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