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展现华人数学家全球影响力,2025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奖项揭晓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28 12:16:59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2025年10月27日,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2025)正式公布了各类奖项的获奖名单。本次获奖者中既有已享誉国际的顶尖学者,也有在前沿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的青年数学家,充分展现出华人数学家的卓越实力与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华人学者受到全球学界关注

本届ICCM奖项竞争激烈,获奖者均在各自研究领域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卓越贡献。ICCM数学奖金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王虹,于2025年9月起担任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数学学科终身教授,近年来因在挂谷猜想等经典难题上的突破性工作受到全球学界关注;ICCM数学奖金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邓煜与合作者成功解决“狭义希尔伯特第六问题”这一困扰学界多年的物理公理化难题;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袁新意同获金奖,他的研究集中于数论。

银奖得主新加坡国立大学鲍涣辰、香港中文大学金邦梯、武汉大学王克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徐宙利、清华大学朱艺航五位学者,也分别在代数拓扑、解析数论等方向上取得突出成绩,代表着新一代华人数学家杰出的研究实力。

陈省身奖得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翟敬立教授,是算术几何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复旦大学傅吉祥教授凭借在复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同获殊荣。

首届华罗庚奖由美国布朗大学舒其望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罗智泉教授获得。舒其望教授在计算流体力学中发展的ENO/WENO格式已成为该领域标准工具,学术影响力深远;罗智泉教授则在优化理论与通信网络应用方面成果显著。

首度颁发的林家翘奖授予北京大学鄂维南教授,以表彰他在应用计算与大数据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Wilfried Schmid国际合作奖由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考切尔·比尔卡尔获得,John Coates国际合作奖则授予菲尔兹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安德烈·奥昆科夫;ICCM数学贡献奖则授予香港中文大学辛周平教授,肯定其终身对数学科学的奉献与推动。

大会还公布了最佳论文奖获奖名单,共评选来自数论、应用数学与统计、代数、几何与拓扑、分析等多个数学领域的35篇优秀论文。多位华人数学家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获得表彰。

权威评审保障公信力

ICCM奖项评审委员会汇集来自世界各地、备受赞誉的数学界顶尖学者,以保障奖项的学术权威与国际公信力。

ICCM数学奖评审成员包括菲尔兹奖得主、京都大学森重文,菲尔兹奖得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西蒙·唐纳森,波恩大学米歇尔·拉坡坡特,斯坦福大学齐普里安·马诺莱斯库,蒂宾根大学格哈德·惠斯肯等国际知名学者。委员会严格遵循国际通行的学术标准与评审机制,确保评选过程公正透明、获奖成果兼具价值含金量与学术代表性。

自创立以来,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已成为连接全球华人数学家的核心学术交流平台。随着大会永久落户上海,其学术辐射力与影响力也将通过上海的国际化资源得到持续提升。通过不断完善奖项体系、丰富评价机制,ICCM不仅系统性地识别与激励数学各领域的杰出人才,也构建起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生态,积极推动中国数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为全球数学发展注入重要动力。

原标题:《展现华人数学家全球影响力,2025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奖项揭晓》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黄海华

题图黄海华 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