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于露)10月28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大学了解到,该校科研团队在全钙钛矿叠层电池领域再获重大进展,经国际权威认证的转换效率高达30.1%,这是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首次实现超过30%的效率,相关研究成果以快速预览形式在线发表于Nature主刊。
“双碳”目标是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清洁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与技术保障。通过串联宽/窄带隙钙钛矿子电池构筑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兼备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点,是下一代光伏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南京大学林仁兴助理教授、谭海仁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致力于将国家能源重大需求与基础应用研究相结合;近年来,团队围绕“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这一国际前沿科学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制的钙钛矿叠层电池世界纪录效率连续12次被国际权威的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收录。
近期,团队在全钙钛矿叠层电池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经日本电气安全和环境技术实验室(JET)国际权威认证的转换效率高达30.1%,这是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首次实现超过30%的效率,该结果被收录到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Version 66)。10月28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快速预览形式在线发表于Nature主刊。
南京大学为该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南京大学助理教授林仁兴、博士后高寒和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娄菁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林仁兴助理教授、谭海仁教授,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研究员和北京理工大学徐健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