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人保财险副总裁张道明:未来新能源车险市场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车型分级为准则、跨境合作为支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雅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0-28 19:52:07
车型分级机制的建立,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多方共赢——保险公司更准确预测成本,消费者选择更好车型,主机厂优化车辆设计,提高维修经济性水平。

10月28日讯(记者 陈晓娟)今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中欧保险创新论坛上,人保财险副总裁张道明就新能源车领域的保险实践和观察思考进行分享。

其表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欧市场的主流选择,我国和欧洲多国新能源新车渗透率已接近或超过50%。全球汽车市场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2025年欧洲市场美系品牌份额大幅下滑,德系车和中资品牌分别在纯电和插电式混动领域快速崛起。

通过对中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期观察,我们认为中欧市场有三大共性趋势:一是市场需求持续强劲;二是传统车企积极主导电动化转型;三是市场格局变动剧烈,新旧势力竞争加剧。

(记者摄)

但从实践来看,行业正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出险率和赔付率均显著高于燃油车。中国及欧洲市场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赔付率均显著高于燃油车。根源在于人、车、用三大因素:车主更年轻、新车占比更高、行驶里程更高等因素导致事故形态变化。此外,新能源车辆的设计特色也直接推高了赔付成本。

二是,基础数据不足。大量新品牌、新车型上市,缺少历史承保、理赔经验数据,给风险定价带来挑战。

三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快。目前从L2+普及到L3、L4测试,技术变革速度已超过立法及传统定价模型的更新频率。

但从挑战中,也为行业和机构勾勒出了未来的创新机遇。结合人保财险的业务实践,张道明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加速开展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专属产品研究。未来车险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可能会发生变化,与此相应的费率厘定、保险条款、责任分配、索赔对象等也将变化。人保财险在监管指导下,已着手牵头行业研究并储备智能化新能源车险产品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

二是数据驱动风险减量。海量数据可帮助保险机构主动介入风险管理,降低事故概率以减少社会总风险,为车主和社会创造价值。不仅能预警风险、降低事故率、提升理赔线上化处理效率,更能将车辆在特定事故中的脆弱环节(如雷达布局、配件拆分、保险杠设计等)反馈给主机厂,推动其优化车身结构、电池防护和零部件布局,从源头提升车辆安全性与耐用性,形成数据驱动安全的良性闭环。

三是新能源车智能交互生态平台建设。新能源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特征,给保险服务嵌入用车全生命周期提供了有力机遇。人保财险在自有生态搭新能源车专区,为车主提供了充电地图、电池检测、一键续保、一键救援、一键理赔等多项便利服务,全流程服务新能源车主。

四是探索建立中国车型分级制度。欧洲实践已证明,车型分级能让车险风险评估更合理、更公平。今年1月,四部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推动其与商业车险保费挂钩,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张道明认为,车型分级机制的建立,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多方共赢保险公司更准确预测成本,消费者选择更好车型,主机厂优化车辆设计,提高维修经济性水平。共同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我们坚信,新能源汽车赔付率难题将随着技术成熟与制度完善而缓解。未来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将迈向以数据驱动为核心、车型分级为准则、跨境合作为支撑的创新管理新纪元。

为促进中欧在新能源车险领域的深度协作,倡议双方构建数据共享与车型评级交流机制,搭建行业平台以实时分享车型定价进展。同时,建议成立联合研发小组,共同攻关新能源车险定价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建立多层级的跨境风险分散机制,提升行业风险应对能力。此外,推动中欧共同制定电池风险评估体系与跨国维修渠道评级标准,并以创新项目为依托,围绕风险定价积极推动车险商业模式创新。( 陈晓娟 )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