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新
10月27日,腾讯旗下AI原生应用ima更新2.0版本。据介绍,ima 2.0版本包括了以Agent(智能体)能力为基础的“任务模式”,以及知识库“AI要点”等功能。升级后的ima通过智能体实现自主规划,以“任务模式”实现报告、播客生成等。
ima为腾讯面向中文知识密集场景推出的AI原生应用,至今发布已有一年整。此前在10月23日举行的ima开放日活动上,腾讯披露了ima部分业务数据:发布一年以来,ima知识库文件总量达到2亿;相较于今年1月,9月ima月活用户增长突破80倍。
在产品形态上,ima类似于Notion、谷歌旗下NotebookLM等海外明星AI产品,即将文档、论文、会议速记、影音文件、网页与各种文件,转化为用户专属知识库,并从中总结提炼,提升资料沉淀后的可用性和协作效率,提高知识工作产出效率。基于腾讯生态体系,ima还可将微信文件、公众号文章等资料导入,成为一项重要差异化优势。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看到了一次重塑工具和满足需求的机会。如果说移动互联网让我们有了更加紧密的连接,那么AI大模型带给我们的是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开放日上,ima产品负责人Jayden告诉记者,最初推出ima,初衷就是做一款个人信息管理AI工具,用于用户的知识库管理、构建和共享等。
![]()
(腾讯)
Jayden称,ima于去年10月上线以来,即进入快速迭代阶段,“每周我们都在更新版本,迭代完善产品功能。” 在模型与平台层面,ima并行接入腾讯混元与DeepSeek等多种大模型,用户在库各环节可切换模型。ima还覆盖Windows、小程序与移动应用等平台,降低用户入门成本。
本次发布的ima 2.0迎合时下“智能体”风潮推出“任务模式”。据腾讯介绍,“任务模式”支持生成报告、播客两种内容形态,用户可在首页或知识库以自然语言发起任务,并附加文档、图片、音频、网页等资料。系统基于全网/知识库数据,由大模型拆解并规划步骤,联动精读、搜索、库查询与写作等工具,自监测纠偏,直接生成可用的报告或播客。
实际上,在本轮AI竞争中,ima与腾讯“元宝”、QQ浏览器等产品一道,成为腾讯集团在AI时代下实现C端用户赛道拓展、争夺用户入口的主要AI原生应用。腾讯“元宝”上线于2024年5月,底层采用腾讯混元大模型,主打生产力工具,上线以来陆续推出AI深度搜索、3D角色生成等功能。
此前在9月中旬举办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将“智能化”和“全球化”定调为腾讯云面对行业较大竞争压力的两大增长方向。他当时曾介绍称,智能化方面腾讯推出的AI助手“元宝”已成为国内日活排名前三的AI原生应用,而ima知识库文件数量已经超过1亿,QQ浏览器的AI月活数比4月增长了17.8倍。
调研机构Quest Mobile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腾讯ima的手机应用月活跃用户数为150.2万人,三季度复合增长率为24.77%;PC客户端的月活跃用户数为110万,与百度“文小言”的107万人的月活相近。
由于ima上线较晚,且定位为较细分的个人知识库管理方向,腾讯推广力度也不大,该产品用户量和其他互联网厂商的AI原生应用产品有显著差距。不过据记者了解,ima在一部分深度用户群体中受到欢迎,被视为知识管理“神器”。
目前腾讯并不急于将ima、元宝两大原生AI应用商业化,并对两款产品的市场推广节奏上做出区分。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ima属于创新产品,市场可参考的先例不多,当前仍在摸索最佳形态与应用场景,在达成这一点之前,公司不宜投入大量营销费用。相比之下,“元宝”产品已更成熟、场景清晰,因此公司已在推广上投入较多资金,特别是一季度加大了投放。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