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对话一加中国区总裁:抓住“游戏一代”,一加奋力一跃

IP属地 中国·北京 雪豹财经社 时间:2025-10-28 22:11:04


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

在古都发布新一代“性能战神”手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10月27日,一加在西安举办年度秋季旗舰新品发布,两款机型同步亮相:旗舰机型一加15,以及定位稍低的一加Ace 6。

自2020年120Hz高刷新率屏幕成为手游旗舰标准以来,行业在这一帧率水平上已停滞五年。这次发布会的最大亮点,就是一加的新机率先将手机屏幕刷新率提升至165Hz,标志着手机行业正式从“高刷”迈入“超高刷”时代。

这一突破不仅体现在硬件参数上——相比120Hz,165Hz每秒可多输出45帧画面,显示速度提升27%,操作响应延迟降低10毫秒——更关键的是,一加联合游戏厂商推动了《三角洲行动》《使命召唤手游》《英雄联盟手游》等主流手游的原生165帧模式适配,覆盖FPS、MOBA、格斗等六大类游戏,构建了从硬件到生态的全链路超高刷体验,一加将其定位为“性能Ultra”体验的核心。

科技公司的智能手机旗舰发布会大多选在北上广深几个一线城市。这一次,一加把新品发布会搬到了大西北的一个内陆城市。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曾是秦、汉、唐的军事与政治中心。

一加的品牌理念是“不将就”(Never Settle)。若论及历史上的“不将就”,没有比古代帝都长安更有说服力的了。秦皇汉武、盛世大唐,每一代统治者都在此追求极致的建筑、极致的制度、极致的繁荣,不肯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妥协。

站在曾经的权力中枢、如今人声鼎沸的发布会现场,令人不由得感到一丝微妙的错位感。

在古都,城池、宫殿、碑林,它们定义了永恒与宏大。而智能手机,却是瞬息万变、快速迭代的现代工业器具。古代的“不将就”是筑起万里长城、开凿大运河的旷日持久的意志力;而现代科技的“不将就”,则体现在0.1秒间对响应速度的苛求。

长安的“战力”是严密的户籍制度、坚不可摧的城防、系统化的人才选拔与官僚体系。这种力量追求的是永恒的秩序,而非瞬时的速度。而今,科技公司和我们都在追逐一种以毫秒和帧率计数的“战力”,对效率和便捷无限崇拜。

一加将发布会设置在这样的历史纵深中,本身即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张力与反差。

用户基础与市场潜力是另一重要考量。一加在西安的发布会是其市场战略的一个缩影,背后是品牌对年轻消费群体的重视。

西安的电竞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电竞产业高地,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2018年,西安提出打造“丝路电竞之都”。

而一加明确将注重游戏体验的年轻用户作为核心目标群体:2025年,一加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6.7%,增速位列行业第一。一加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的影响力正在快速扩大。24岁以下消费者规模同比提升106%。

“游戏体验已成为我们的战略级赛道。”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表示:“我们增长最大的群体,也是现在的目标群体,就是那些爱玩游戏的年轻人。这部分人群比去年翻了一倍,我们基本就是围绕他们来做产品、打磨体验。”

年轻用户对极致性能和游戏体验的追求,是一加产品设计的核心方向。一加15和一加Ace 6两款新品,都深度聚焦游戏性能体验。

一加手机有两条核心产品线:数字旗舰和Ace系列产品。数字系列旗舰机型主打高端、性能,代表了品牌在设计、影像、性能、屏幕等各方面的最高水准。Ace系列定位性能旗舰,以性价比和速度为主要卖点,面向中端市场。

成立于2013年的一加手机(OnePlus)是OPPO旗下子品牌,总部位于深圳。2021年,一加与OPPO全面融合,成为OPPO旗下独立品牌,定位为主打性能的先锋品牌,共享OPPO的技术、产品、供应链、品控、售后和销售渠道等资源。

一加的数字系列和Ace系列,与OPPO旗下主打高端的Find系列和中端Reno系列,定位有所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加更要把性能长板做到足够长。

当晚发布会结束后,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接受媒体群访,雪豹财经社受邀参加,以下为对话节选(内容经摘编):

Q:165Hz超高刷确实很牛,一加15和一加Ace 6两款都有。友商也在跟进,一加有什么技术上的护城河?

李杰:165Hz超高刷的体验实在是太好了。在这一块我们先不说护城河和壁垒问题,我们非常欢迎,也看到事实上整个行业都在快速跟进。手游从120帧2020年推出,到现在已经5年没有刷新,直到今年我们全面开启了165Hz的元年,推动行业进入165Hz超高刷时代,这是一加带头的。

手机行业很难做到只有你能玩,别人不能玩,这不利于生态健康。我们希望认认真真努力去打磨165Hz的核心体验。165Hz游戏对手机负载和性能要求很高,如果只是想跑起来还比较简单,但如果要做到全程稳定、不掉帧,无论是整个产品一开始的架构和堆叠、散热材料的选择、屏幕,还有整个内存和调度的选择,都会影响最终体验,当然也包括陀螺仪、触控、网络等其他方面。

游戏需要什么样的体验?不像其他体验是瞬时的,游戏需要在三个小时或更沉浸的时间范围内,全程所有体验都要最极致。

买电脑时有些人觉得,买游戏本基本上日常需求都能覆盖了。手机也是这样,不是只有玩游戏才买性能非常强大的手机,日常使用也是一样。因为网络、触控,这些东西都要做好。一加未来会凭借我们对自己对用户的理解,反向定制一些器件,包括在产品定位明确后,整体架构就围绕这个场景布局和设计,最终会体现在体验上面。我们有信心,165Hz的体验会一直做到领先。

Q:这两款新品如何平衡成本和性能?现在内存价格涨得这么离谱,定价背后有什么故事?

李杰:我们的定价逻辑比较简单:先把产品做好,每个档位回到目标用户;其次,在极限范围内定一个最有诚意的价格。这是我们的逻辑,一点都不纠结。

做165Hz体验不只是给旗舰机做,我们希望165Hz的用户量、用户规模都能快速起来。包括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定制的网络芯片G2、定制的器件,我们的策略也不是说因为成本很贵,就只给高端机用,而是希望尽可能多的机型用。刚才说的散热材料、触控、陀螺仪,单个成本比同档都要贵一些,但大量用起来以后,成本反而会快速下降。

我们最重要的考量,是要把整体用户的体验提上去、把规模提上来,其他那些算账的事情可以放到第二位。

Q:这次是一加史上首次将数字系列和Ace系列同步发放,背后有什么考量?备战双11和国补是考虑因素吗?去年一年3C的国补对一加销量有什么影响?

李杰:每年新机产品节奏都是和芯片的大节点、市场的旺季节点匹配,这个月也是我们的目标人群购机的高峰。另外,165Hz的技术储备和内核能力在这段时间基本上成熟了。两个产品放在一起发布,主要是基于这两个核心因素。

国补本身没办法产生额外的销量和增量,所以最终还是回到各家产品的产品力和真实体验的对比。国补如果有,也不是一加有,而是所有人都有;国补如果没有,也不是一加没有,而是所有人都没有。无非是把整体市场需求前置还是后移。

Q:一加归到OPPO之后,如何跟OPPO实现1+1大于2,而不是1+1等于1.5的协同作战?

李杰:所有商业原点都要回到用户。一加现在对自己的用户群体想得比较清晰,我们要专注于那些对游戏更偏好的年轻用户,基于他们来做从外观到内部堆叠、从器件选型到软件调度策略,包括场景化的功能,甚至未来用到AI的东西。

不管是外部竞争还是内部竞争,只要最初的原点不一样,后面的动作都不用太担心所谓竞争和影响,最怕是配置或价格一模一样。

把这个本质想明白了,一加15整个思路都有很大变化。我们这次为了做好165Hz游戏体验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单独定制屏幕、芯片选择,以及把这一两年储备的性能技术全部放上去,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是没有的。

在整个行业,一加15的产品还是有非常独特和清晰的定位的:性能和游戏长板特别突出,其他特别均衡。

Q:AI手机做了快两年,感觉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各家策略也不尽相同。一加如何将AI融入自己的技术体系内?

李杰:对于终端厂商来说,AI这块更多还是用场景驱动。我们是最贴近用户的,以用户的行为去预测用户下一步的行为,有很大优势,我们非常清楚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基于这些,我们来构建整个AI的应用所需要的模型的能力和云端的能力。

现在,手机的AI功能虽然还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显性,但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大量地应用AI解决实际体验提升的问题。游戏场景、性能调度场景、影像场景,都用到很多AI能力,未来也会越来越多。

AI是逐步演化的,不是到了某一个节点就会突然变特别。再过几年,大家把手上的手机和5年前、10年前的产品对比,就知道你的手机是AI手机了。

Q:一加15发布前,社交媒体上对这款产品分歧争议很大,认为在屏幕、影像、马达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配置减配的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些争议?

李杰:一加15现在抓的人群以及围绕他们做的产品就是性能Ultra,一切所有动作取舍都围绕这一点。但这不代表我们其他地方在同档位里是落后的。这款产品在性能、165Hz超高帧、风驰游戏内核都是在同档领先的,屏幕、影像这些体验在同档位也是极限水准。

至于大家提到的回退问题,可能有一些误解,比如大家非常关心的屏幕。

首先,2K+165Hz的屏幕组合,现在是没有这个技术的;第二,从实际体验角度,2K的屏幕比1.5K在观感上要好一些,但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高PPI会带来比较大的功耗。所以,所有2K屏出厂默认都是1080P。

我们自己看到,一加13包括一加12的用户,2K的开启率只有20%多,我相信其他厂商也是。大部分2K屏的手机,大量用户其实还是在用1080P的分辨率。我们看完165Hz游戏体验最大的好处和升级后,认为165Hz+1.5K是体验最佳的方案,在流畅性、功耗、实际屏幕体验方面都有优势。

这块屏的实际表现是非常顶级的水准,我不认为是倒退。事实上,我们为这块屏幕做了很多技术、研发的投入,成本并不低。

Q:2022年12月,一加宣布为了做好产品,未来三年硬件综合利润可以为零,现在马上到三年了,未来战略会发生变化吗?还会再坚持三年吗?

李杰:战略暂时不会发生变化。我们会坚持下去,没有明确的期限。

Q:很多客户已经在前期换完手机了,到现在他们的换机需求还大吗?

李杰:手机这几年的市场容量虽然跟巅峰期比有一些下滑,但每年的市场容量基本上恒定,每年还是会有这么多需求,无非是有国补这个月多买一点,没国补下个月再买。另外,如果165Hz体验能够比用户手上的120Hz体验更好,能够感知到游戏体验变好的话,我觉得会刺激一部分人把手上的机器换掉,不用等用坏了再换。

Q:今年整体的增长计划如何?

李杰:预估到年底销量增速有机会接近50%,2025年全年会有比较大的同比涨幅,这是我们的目标。从现在我看到的销售趋势,增速达到约50%应该没问题。

Q:增量主要来自哪里?接下来会重点攻克哪些市场?

李杰:今年在整体业务逻辑上,内部会把产品、技术和市场线完全拉成一条直线,所有人都围绕目标人群来展开工作,在产品符合(目标人群)的诉求,定价和市场策略都做到位以后,销量只是结果。36.7%的同比涨幅在今年所有品牌里是增速最快的,这代表我们的产品更符合用户需求,体验也达到了用户期待。

增长最大的群体、也是现在的目标群体,就是那些爱玩游戏的年轻人。这部分人群比去年翻了一倍,基本就是围绕这些人来做产品、打磨体验、(打通)渠道触点。把前面的事情做对,最终销量的增长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Q:在哈苏摘标之后,外界会觉得是不是一加为了给OPPO主品牌“让路”,所以在产品定位上有一些克制,包括供应链上的取舍,你怎么看这些问题?

李杰: 一加15的定位,不管是产品本身的定义,还是最终市场和价格策略,都是非常清晰的。一加15也好,一加Ace6也好,都是和大量用户共创出来的,产品非常符合这部分用户的需求:这个档位里面打游戏最好的。所以我们内部没有太多“你要让我,我要让你”的这种沟通,核心是做好自己的定位。

Q:一加用户更多是首次购机还是从其他品牌转过来的?

李杰:一加是现在所有品牌里面拉新能力最强的,所以我们大量用户来自异品牌。

Q:很多OPPO经销商在一加15发布时就开始同步预热,结合刚才提到的年底预计会有50%的增速,一加这次有没有额外的针对线下的动作?

李杰:我们未来的发展是线上跟线下协同,也必须协同。所谓的线上、线下是厂商的视角,但事实上,去线上和线下门店的都是我们的用户,要保证各个触点的用户体验是一致的。从去年开始,我们和OPPO线上线下都做了渠道端、零售端的大量融合工作,希望最终让用户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有非常好的体验。

今年大家应该关注到,OPPO在体验店的布局是比较强的,这些体验店可以给一加和OPPO的用户提供非常好的服务。很多用户在下单前需要有一个地方能够体验到产品,尤其是一加产品的外观、质感和影像效果。线下很多经销商和导购反馈,用户去了门店以后是非常满意的。真机和真实体验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Q:今年骁龙峰会上宣布一加将会首发第五代骁龙8,什么时候会提供真正的骁龙8?

李杰:第五代骁龙8旗舰芯片是高通第一次推出双旗舰战略,跟现在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架构基本是复用的,所以可以想象,这颗芯片是非常强大的。这颗芯片一开始就是一加跟高通双方联合定义的,做了两年,接下来也会共同在一加非常重磅的机型上发布第五代骁龙8的产品,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应该快了。

作者 | 陈序宁

编辑 | 黄运涛

封面一加官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