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报道
编辑:好困 桃子
今天,马斯克亲手放出「开源版」维基百科——Grokipedia V0.1,收录超88万篇文章,每次查询Grok都会核验事实。然而,也有人吐槽内容抄袭Wiki。
维基百科,终于开源了!
今天,马斯克正式发布Grokipedia V0.1版本,并预告1.0版本要比现在强十倍。
他自信满满地表示,就现在这个版本,就足以秒杀维基百科了!
![]()
进入Grokipedia主页,设计非常简洁,核心就是一个输入框。
背景是那种深邃的黑,上面闪烁着星辰点点,将知识的星辰大海的感觉瞬间拉满。
它目前收录了超88万篇文章,主要通过Grok去核查事实。而且,还支持在线交互、申报错误。
传送门:https://grokipedia.com/
上线不过几小时,这项扬言要取代维基百科的项目,就引爆了争议。
有网友辣评,Grokipedia就是对着维基百科玩了一把「复制粘贴」,从内容到排版,全都照搬过来了。
![]()
如下,在解释半导体中的「米勒效应」(Miller Effect),前者直接一字不差地「抄袭」。
![]()
马斯克立即打脸,「我们永远无法做到完美,但将依然为之努力」。
Grok和Grokipedia的终极目标是真理,全部的真理,别无其他。
![]()
维基百科的时代,真的成为过去了吗?

开源版「维基百科」
十月初,xAI团队在内部秘密打造Grokipedia消息,才被正式爆出。
当时,马斯克称,这是一款由AI驱动、开源的百科全书,这是朝着xAI理解宇宙的目标迈出的必要一步。
![]()
早在2019年,马斯克偶然看到维基百科中的个人介绍,直接破防了——
他吐槽道,页面像是有几十亿次编辑的battle现场,还要打假人们给自己扣的「投资者」的帽子。
![]()
后来,马斯克因为维基百科一些政治不正确等问题,与其创始人Jimmy Wales在全网互喷。
这一次,Grokipedia正式开源,追寻到马斯克口中所谓的真理了吗?
![]()
小试一下,搜索「Elon Musk」,可以看到几秒内,Grokipedia迅速给出一个完整的介绍,堪比个人传记。
除了开头的综述,下面分别详细介绍了马斯克童年经历、早期创业经历、企业版图、个人生活、在政治、商业等领域的大事纪。
最后,Grokipedia还附上了超300多个参考链接。
相较于维基百科,Grokipedia的介绍有所区别,但基本信息差异很小。
![]()
![]()
最大不同在于,其上方有一个Grok核查事实的标注,会显示每篇文章,最后一次事实核查的时间,确保内容准确可信。
而且,用户可以在内容下方划线,与Grok交互;若是遇到了事实错误,任何人还可以提出改进建议。
![]()
![]()
如前所述,目前Grokipedia已收录了885,279篇文章。
作为对比,维基百科在其网站上表示,截至目前,英文维基百科共有7,081,800篇文章。数量是Grokipedia的近8倍。
![]()
好评如潮,但抄来的?
Grokipedia上线之后,因各种不稳定,时而可以进入,时而宕机,引来不少人吐槽。
不过,就知识查找的结果,业界对此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暗黑」幕后操盘手Mark Kern认为,Grokipedia对GamerGate的定性够公道,终于讲出了大实话。
这是史上最公正的定论,而不是维基百科那些,年复一年照搬游戏媒体编造的谎言。
![]()
![]()
![]()
左右滑动查看
另一位网友称,George Floyd词条的处理,两者差距立判。
Grokipedia在细节把握和叙事深度上,完全碾压维基百科,不像至于像后者输出意识形态。
![]()
![]()
还有更多的好评,蜂拥而出。
![]()
问题就在于,细心的网友们发现,很多内容Grokipedia直接从维基百科照搬而来。
![]()
![]()
不过,正如现在几乎所有AI搜索都会把Wiki当做信源之一,随着内容不断完善,Grokipedia或许很快也会成为其他AI的引用来源之一。
xAI
接下来我们简单体验一下。
首先,试一试xAI。
Grokipedia直接给出了一份差不多4200字的材料,而Wiki只有1000个字。
除了引入的介绍更加详细之外,从Grokipedia左侧的目录中也能看到,不仅有历史发展、产品技术、基础设置、财务表现,甚至连争议都写了进去(比如对Grok极端言论的批评)。
![]()
在参考资料上,Grokipedia也是以98比65碾压Wiki。
![]()
![]()
上下滚动查看
OpenAI
如果觉得xAI能有这么多信息是因为偏袒自家产品的话,我们再来搜一下老对手OpenAI的信息。
这次,Grokipedia洋洋洒洒写了约8750字,而Wiki只有6200字左右。
在Grokipedia里,OpenAI从2015年的创立,到2025年的最新产品;从商业合作、人员变动,到开源对齐、社会影响,再到奥特曼的解雇与复职、近期少年自杀的诉讼等等,非常全面。
![]()
AI搜索截流8%,马斯克横插一脚
2000年,Jimmy Wales和Larry Sanger两人,上线了一个专家审稿的网站——Nupedia。
当时,它主要由专家撰写、多轮评审,流程严谨但极慢。一年后,正式通过的条目还不到两打。
为了提速,2001年初,他们决定正式上线「开放协作」的维基百科,任何人皆可编辑,很快就自成体系。
![]()
2006年时,英文维基条目已破百万。如今,已经收录数千万篇文章。
过去24年里,维基百科成为了互联网上最优质的网站,堪称全世界的「百科全书」。
![]()
然而,AI搜索时代的来临,让维基百科逐渐走向低谷时期。
维基媒体基金会最新数据,维基百科页面浏览量同比减少了8%。
主管Marshall Miller指出,GenAI和社交媒体对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搜索引擎直接使用AI总结答案,而不是链接到我们这样的网站。
![]()
谷歌Overviews、OpenAI的Atlas、Perplexity的Comet等浏览器,都成为了维基百科最大的威胁。
如今,马斯克直接要「掀桌」——打造一个开源版Grokipedia。
![]()
创始人Jimmy Wales在一次采访中表示,AI是无法取代维基百科的准确性。
为了挽回优势,Wales带头成立了一个内部工作组,专攻两件事——
一是确保内容中立客观,二是指定条条框框,鼓励学术界研究其中的偏见。
![]()
在AI搜索时代,维基百科需要打一场翻身仗。
参考资料:
https://x.com/MarioNawfal/status/1982989203169243387
https://www.nytimes.com/2025/10/27/technology/grokipedia-launch-elon-musk.html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