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025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咨询活动在渝举行。本次活动以“AI+空天”为核心主题,4位院士专家现场作主旨演讲,同步推动多组高质量项目签约。
其中,耕宇牧星(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拟在重庆建全球总部基地,打造年产300颗卫星智能化产能体系。
重庆已集聚空天信息产业重点企业78家
空天信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空天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地纷纷将其视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竞逐产业发展新赛道,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
作为重庆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之首,空天信息产业已初步形成“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及管控—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应用”完整生态。截至2024年底,重庆已集聚空天信息产业重点企业78家,此次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聚焦产业前沿趋势与AI融合路径,搭建高端交流与项目对接平台。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苏东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于登云四位专家,分别从时空智能、微波传能、电磁安全、智能航天四大维度,为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把脉定向”。
李德仁院士提出,要推进空天地海无所不在的时空智能,推动测绘学向时空智能学转型,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深空探测、智慧城市等领域;段宝岩院士解析智能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前景,介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太阳能电站创新方案;苏东林院士聚焦低空经济电磁安全,呼吁强化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加快制定安全标准规范;于登云院士则建议重庆强化央地合作,以航天行业大模型、智能装备等推动智能航天与低空经济、防灾减灾等产业深度融合。
4个空天信息项目签约
![]()
重点合作项目签约现场。
项目签约也是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之一,重点合作项目落地将完善重庆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其中,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签约,计划在渝部署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依托低空经济、智能网联、交通物流等场景助力重庆打造北斗规模应用区域标杆。
耕宇牧星(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签约。耕宇牧星专注卫星整星研发、制造及在轨运营交付全链条服务,成功发射4颗“全球首颗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卫星。签约落地的耕宇牧星总部及年产300颗卫星工厂建设项目,拟建设全球总部及智能生产基地,分三期打造年产300颗卫星的智能化产能体系。
此外,两江新区管委会分别与高德软件有限公司、氦星光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签约,引入高德软件时空数字底座项目、氦星光联星上百Gbps激光终端和地面光学站建设项目,进一步丰富区域空天信息应用场景,为区域低空经济与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活动期间,7个覆盖低空经济、卫星制造、星座建设、空间智能领域的优质项目同步开展路演,中国时空、氦星光联、耕宇牧星等企业分别展示核心技术与项目规划。路演现场,行业专家与股权投资机构从技术壁垒、市场潜力、盈利模式等维度为项目“问诊献策”,助力优质项目快速落地转化。
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 主办方供图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