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朱啸虎点名的AI硬件海外爆单转战国内,CEO拆解竞争之道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10-29 20:04:52

“一般来说,企业会在国内打磨产品、打磨团队,然后到海外去赚取毛利。(因为)国内客户对产品要求都非常高,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打磨产品的渠道。如果你在国内能够成为绝对龙头,到海外也几乎是没有对手的。”近期,在亚马逊云科技软件企业峰会现场,知名投资人朱啸虎这样描述中国创业者的常规出海路径。

在峰会现场,被朱啸虎评价为“去年全球做得最好的AI商业化案例之一”的AI硬件公司Plaud,则走了相反的路径:在海外打爆品牌后再开拓中国市场。

2021年,Plaud由连续创业者许高创立,Plaud首先快速在海外打开市场,2023到2025连续两年保持10倍增长,今年预计收入2.5亿美元,据悉目前全球出货量已突破百万台。今年9月,Plaud官宣开拓中国内地市场。

南都N视频记者在亚马逊云科技现场采访了Plaud合伙人、中国区CEO莫子皓和Plaud合伙人、后端研发负责人刘占坤。

谈及产品最先选择海外市场的原因,莫子皓透露,在外部环境上,公司当时看到Google Live Transcribe & Notification下载量巨大,但用户体验仍有优化空间,这意味着语音翻译和录音领域仍有商机;同时硬件公司的毛利率一直在保持,但海外的竞争环境没有那么激烈;在公司基因上,许高的上一个创业项目是外卖聚合柜,在做该项目的时候发现深圳是一座什么都能造的城市。结合上述因素,Plaud选择首先在海外打开市场。


Plaud合伙人、中国区CEO莫子皓(受访者供图)

但Plaud的海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Plaud合伙人、后端研发负责人刘占坤透露,在刚开始做海外市场的时候,当时体量还较小的Plaud基本没有技术支持,需要GPU和其他资源来支撑推理需求,但一直难以寻到云厂商的支持。后来,Plaud选择了亚马逊云科技。“一方面,亚马逊云科技拥有行业里成熟的最佳实践,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实现业务落地;另一方面,从成本来看,虽然我们是初创企业,但亚马逊云科技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初期,这能让我们更专注于业务本身,对当时项目落地帮助特别大。”刘占坤表示。

在莫子皓看来,2023年最先推出产品,到目前将营收做到2.5亿美元的体量,最主要的增长方式是靠口碑传播。

他认为,“硬件光靠投放是投不出来的,‘好用’非常重要。”他提到,大模型产品用一次能打80分,用10次也许还能保持80分,但用100次还能保持60分很难。Plaud基本上能做到用100次还能保持80分。

Plaud瞄准的赛道是“AI纪要”,这个赛道常被外界认为没有前景,甚至可以被手机自带录音软件替代。莫子皓则透露,很多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对话,以前这些对话没有被记录下来、没有变成比特世界里可以被应用的信息。如果能将这些对话变成能被记录和利用、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突破,这就能驱动用户使用产品。而这些以对话为工作的人,也成为了目前Plaud主要瞄准的“三高人群”:高决策杠杆、高对话依赖、高知识密度。



今年9月22日,Plaud在中国内地市场开售Plaud NotePin S、Plaud Note Pro和Plaud Note三款产品,售价分别为1249元、1299元和1149元。据莫子皓介绍,在中国内地推出的产品,软件定价、模型ASR(自动语音识别)系统方面价格都更便宜,产品定价因此也有了下调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Plaud准备开拓中国内地市场的时候,AI录音卡片已经成为市场上最火的智能硬件之一,钉钉、出门问问、科大讯飞、荣耀等厂商都在布局。

面对越来越多厂商甚至大厂的入局,莫子皓却显得很淡定,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Plaud最大的优势是团队优势。

刘占坤介绍,Plaud的团队此前在录音笔和音频处理领域有过多年积累,团队成员有出自搜狗、阿里达摩院等早期做相关工作的企业,同时对录音笔的产品形态、用户场景、用户痛点、技术能力短板都有充分了解和认知。

刘占坤进一步强调,团队优势在于,尽管目前大家都在做AI录音卡片,但大家对这个事情的认可度、投入方面差异很大,这会进一步导致量级的差异。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林文琪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