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李永舫院士:人生道路要有情怀,要热爱、用心、努力、认真

IP属地 中国·北京 澎湃新闻 时间:2025-10-29 20:05:09

“我的座右铭是致力科研,乐在其中。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情怀,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一定要做出点贡献。”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想要做好科研,首先要热爱这个专业,要有清晰的思路,同时要付出持续的努力,这样才能在科研领域取得成就。如今,年近八旬的李永舫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他强调“快乐人生,快乐科研”的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学会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李永舫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图

李永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作为我国有机光伏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李永舫在高效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同时长期坚守本科教学一线,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

“我的人生旅程,从77级读大学开始就与化学和教育紧密相连。”1997年至1998年,李永舫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访问期间,首次接触并深入了解到有机光伏这一前沿领域。2000年,他敏锐把握国家战略需求,承担了国家973项目“低价、长寿命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中的有机光伏探索性课题,从此将研究方向聚焦于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开启了深耕之路。

在致力于科研突破的同时,李永舫还倾注大量心血于人才培养。2015年,66岁的李永舫选择站上讲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本科生们讲授化学原理课程。化学原理课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对化学学科形成最基本的了解。这种基础性的知识储备,对于他们将来从事化学研究工作,以及在材料、生物学等与化学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开展探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永舫表示,他非常喜欢这门课程,并且也非常努力地想要把它教好。通过授课,能够促使自己去复习化学相关知识,或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领域的内容,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整个化学学科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够加深对研究工作成果的理解。他认为教学相长,这种互动不仅对科研工作有帮助,对于培养下一代科研人才也同样有益。每天早上8点之前,李永舫就会到达办公室开始工作,直到晚上11点左右才回家。他相信,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就完全能做到科研教学兼顾。

在课堂上,李永舫还会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与感悟,与学生们进行分享。他从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个成功的公式:热爱+用心+努力+认真=成功。其中,“热爱”就是指要干一行爱一行,对所从事的事业抱有真挚的情感;“用心”则要求具备清晰的思路;“努力”体现为天道酬勤,只有付出持续的奋斗才能有所收获,努力就会有好运;而“认真”则强调在做人方面要“待人以诚”、做事方面要“一丝不苟”,在对待工作和他人时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

此外,李永舫还强调,阅读英文文献是学术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他提出将专业英语教学融入本科课程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关键的化学英语术语和核心概念,以此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拓宽国际视野。他认为,当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后,便能更早地参与科研工作中,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将具有积极意义。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李永舫倡导学术民主,注重身教。他从不轻易批评学生,而是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致力于营造一个开放、包容、轻松和谐和奋发努力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

“不要把学生看作是给老师打工的打工者。老师承担课题时,需要学生协助完成相关工作。我认为必须将学生置于这样的位置:我们是合作者。要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内容,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老师则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观点。”李永舫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