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博雅)10月28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春枝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共建生态:深化金融与科创产业全球协同发展》企业家圆桌论坛上表示,具身智能的发展正从“能动”迈向“好用”,从“功能实现”向“智能好用”演化。
李春枝表示,过去更多地是在解决机器人“能动起来”的问题。而现在,破局的关键在于“泛化智能”,即如何让机器人像人一样,在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和任务时,能理解、会思考、可应变。这其中,“大脑”与“小脑”的协同进化,成为关键的技术方向之一。
李春枝介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形成大小脑协同的分层架构,“大脑”是认知与决策的中心,它让人形机器人能够听懂人类的自然语言,并自主规划出完成任务的最优路径;而“小脑”,则是精准控制的枢纽,它确保了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都稳定、灵巧且可靠,具备“一脑多机、一脑多能”极强的泛化能力。
李春枝指出,具身智能正从“探索示范”走向“商业落地”,处在“商业爆发前期”。技术的价值,最终必须由市场来折射。“我们看到,在工业制造、物流仓储、特种作业等存在劳动力缺口、高重复、高强度、高风险等场景领域,人形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综合考虑效率、安全与韧性的选择之一。”
李春枝透露,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合作,具身天工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电控柜操作;在工厂搬运场景,具身天工机器人进入福田康明斯工厂可以自主完成不同高度、不同位置、不同重量的物品搬运。“这不仅是技术的成功,更是真实应用落地的探索:未来3-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从‘演示可行’到‘商用可靠’的关键窗口期。”李春枝表示。
另外,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将自主研发的通用机器人平台“具身天工”、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以及一系列核心数据集有序开源,并且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将技术的“领先性”高效地转化为产业的“先进性”,让前沿科技真正成为驱动千行百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真正形成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