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我国将持续推进汽车产业标准化建设 加快“走出去”步伐

IP属地 中国·北京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时间:2025-10-30 16:18:17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昨天(29日)表示,我国将持续深入推进汽车产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标准化开放水平。

标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进汽车产业重点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包括:

自动驾驶系统、组合驾驶辅助等智能网联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研制;发布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进隐藏式门把手安全要求等专项标准的研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国将以标准提升引领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十五五”时期,将构建覆盖汽车产业全链条,包括研发、生产、使用、回收全流程的标准体系。



同时,以标准引领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开展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汽车芯片等前沿技术和新型产业生态的标准化研究。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推动核算方法、核算结果国际互认等。此外,我国还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标准化开放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 郭守刚: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更好积极地参与联合国等国际标准法规制修订与协调活动。分享中国在汽车标准化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为全球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中国汽车产业标准加快“走出去”步伐

在提升汽车产业标准化开放的进程中,多项汽车标准国际化重要举措日前相继落地。

在2025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上,“中非汽车标准化合作机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非洲标准化组织汽车技术委员会共同成立。这一机制将聚焦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低碳技术等前沿领域,实现中国产业标准与非洲标准体系有效对接。


此外,中国汽车标准国际化中心(曼谷)也宣布成立,这是继日内瓦中心之后,中国在汽车标准化领域的又一重大区域布局。曼谷中心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澳新地区在汽车标准领域的国际协作。


不仅如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还发布了全球汽车标准法规数字化平台,这是我国首个汽车标准知识垂域大模型平台,覆盖行业标准创新90%以上应用场景,收录海外市场准入清单110余项,法规原文6000余项。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董事长 安铁成:中国汽车行业围绕汽车标准“走出去”,构建了多层次的国际协作网络。在国际协调层面,牵头发布国际标准17项、在研19项,参与制定一系列联合国技术法规。


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正成为引领汽车产业绿色转型与国际协作的重要力量,全球需要构建协同的合作机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候任主席 哈立德·苏菲:中国作用至关重要,其坚实的工业基础和绿色发展理念,使其有能力成为引领者——推动技术创新、支持清洁能源、深化全球协作。特别是在汽车产业等领域,标准化将助力构建更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多元化市场格局

在汽车产业标准加快“走出去”的同时,记者注意到,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呈现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32万辆,同比增长52%。其中9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30万辆,同比增长66%。


专家表示,今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长的背后,市场格局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从2024年依赖俄罗斯市场,逐步转到中南美、欧洲等市场。这种新的变化,主要原因正是中国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秘书长 崔东树:今年我国出口市场实现了多元化突破,尤其对阿联酋、墨西哥、英国等出口都实现了超强增长,尤其在中东、英国等市场都增长了50%左右,这是中国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产品技术线路多元化带来的巨大突破。


专家表示,目前,欧洲市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核心区域,其中比利时人和英国人最喜欢买中国新能源汽车。此外,中东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阿联酋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同样表现强劲。澳大利亚、巴西等市场也表现稳定,成为南半球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进口国。

(总台央视记者 罗宏进 深圳台)

(央视新闻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