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腾势,不能再掉链子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财天COVER 时间:2025-10-30 18:16:54



01、腾势要出爆款了?

10月28日,腾势前任掌舵者赵长江官宣离职的四天后,腾势N8L上市。这是继腾势N9后,该品牌推出的又一款大六座SUV。此次腾势N8L比较精简,只准备了尊荣型、旗舰型2款车型,官方上市价分别为29.98万元和32.98万元,相比预售价均下调2万元。

腾势提前将服务器扩容了10倍,但预订系统还是瘫痪了20分钟。“是我们准备不充分,应该扩容20倍的服务器才够。”对于腾势N8L的火爆程度,现任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李慧没有料到,直说等发布会群访结束后,他要立即联系工厂,要求生产负责人实行24小时三班倒,全力以赴提升产能,尽快交付车辆。



尽管尚未公布大定数据,但在部分行业人士看来,腾势N8L这次的价格和配置算一步到位,似有爆款潜质。

对当前的腾势来说,系统被挤爆,是个好信号。毕竟上一个爆款还停留在2022年上市的MPV车型腾势D9身上。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腾势D9累计销量近12万辆;到了2024年,腾势D9累计销量超10万辆,连续两年成为MPV这个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不仅奠定了其在MPV领域的影响力,也成了整个腾势品牌的中流砥柱。2024年,腾势汽车共卖出新车约12.6万辆,其中,腾势D9销量占比达80%以上。

只是羊毛不能总逮着一只薅,奶牛也不能可着一头挤。

除了腾势D9和新上市的N8L,目前该品牌在售车型还有:中型SUV腾势N7(指导价30.18万~37.98万元),中大型轿车腾势Z9 GT(指导价33.48万~41.48万元),中大型轿车腾势Z9(指导价33.48万~41.48万元),大型SUV腾势N9(两款车型指导价为38.98万元、44.98万元)。

具体来看,今年3月刚上市的腾势N9,前三个月累计销量破万,但6~9月,月销量不到3000辆。2023年7月推出的腾势N7,原定价超30万元,2024年起大幅降价,入门款已降至25万元以内,2025款起售价为25.98万元,成为如今腾势最便宜的车型。早在2019年推出的腾势X,以及上市仅两年的中大型SUV腾势N8,目前已相继停售。下一代N8在规划中。

拳头产品腾势D9,前9个月的销量为74906辆,虽仍位居MPV细分市场第一,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销量同比下滑约5.57%。今年前9个月,腾势汽车累计销售115605辆,同比增长28.2%。与年初定下的30万辆销售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在行业人士看来,这大概率也是赵长江——这位比亚迪内部最年轻的销售高管离职的直接原因。

今年7月,在比亚迪的轮岗中,原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与原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李慧完成岗位对调。

外界普遍把赵长江视为腾势D9这款现象级产品的幕后推手,但在孙启看来,腾势D9的成功是“时势造英雄”,更多得益于集团战略布局和切入新能源MPV市场空白期。“当时核心决策权仍在集团,正是凭借D9的热销,赵长江才逐步获得后续产品的主导权。而后续腾势N7、N8等车型遇冷,暴露出一些短板。”

但比亚迪员工王勤觉得,不应因单一品牌的发展波动而否定个人贡献。赵长江早年深度参与搭建比亚迪“王朝系列”的销售体系,主导了唐、宋、元等核心车型的市场推广与渠道建设,成功将其打造为细分市场爆款。可以说,比亚迪“王朝系列”基业的奠定,赵长江功不可没。

赵的离职引发了比亚迪内部的诸多议论,但舆论的聚光灯已迅速转向腾势汽车的未来。面对车企之间激烈的竞争,腾势如何在李慧的带领下实现品牌突围与高端化升级,并成功打造继D9之后的下一个爆款,考验已经来了。

02、销量受阻,症结何在?

要想再造一个“腾势D9”,得先复盘为什么腾势后来造的几款车都反响平平。

不同于仰望的百万级豪华品牌、方程豹的个性化定位,腾势作为比亚迪主推的三大高端品牌之一,是集团内部重点打造的走量品牌。

2022年那会儿,别克GL8、丰田赛纳这些老牌统治MPV市场,国产品牌太少见。尽管当时已有岚图梦想家,但市场对于一台国产MPV卖到近40万元,普遍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腾势D9上市后,最低配售价比岚图梦想家便宜超3万元,高配比对方便宜了20多万元,加上D9主打DM-i混动技术,在空间与舒适、科技与豪华程度上,可以说是一台面面俱到的水桶车。它抓住了传统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的空窗期,以及国产品牌在MPV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的关键窗口期,一举成名。

MPV市场体量有限,腾势也很早就在规划新车型。腾势N7、N8、Z9等新车上市后,为了符合高端基因,每一款车售价都不低于30万元。比亚迪甚至将云辇、易三方等大量“黑科技”一股脑地塞给腾势,试图用“技术霸权”征服市场。结果不尽如人意。

站在整个市场看,腾势目前大部分产品仍处于30万~40万元价格区间,是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带,不仅要直面理想、问界、蔚来等新势力的围攻,还要谨防BBA的崛起。

价格是决定产品成败很重要的因素,但在行业人士看来,腾势内部由“工程师思维”主导的产品策略也在影响其对高端的理解。在2024年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坦言,公司长期受“工程师文化”影响,过于强调功能价值,却忽视了用户更深层的情绪价值。



再有,和兄弟产品重合度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腾势销量。例如,腾势N8被网友戏称“换壳豪华版”2022款唐DM-p,两者均基于比亚迪DM-p插混平台打造,动力系统同为1.5T插电混动,在外观设计和核心技术上高度相似。

比亚迪主品牌今年1月推出中大型MPV“夏”,售价24.98万~30.98万元;8月又上市了中大型MPV比亚迪M9,提供售价22.98万元和24.98万元两个版本车型,定位与腾势D9相近,但售价明显更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后者形成冲击。不过,也有熟悉比亚迪的行业人士认为,这个原因比较局限。

最被王勤吐槽的,还是内部对产品线的管理。在他看来,为了给腾势产品让位,比亚迪唐、汉系列主动降价。如今,新推出的唐L、汉L仍在20万~30万元,但还有部分车型终端价低至16万元左右。

王勤还提到,大公司的结构流程复杂,与新势力品牌由CEO直接拍板不一样,赵长江属于营销线,对产品研发和设计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他说了一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大公司里的许多无奈。

“物料采购是资源开发部门定供应商,之后采购按流程比价。问题来了——产线实际用的时候,发现‘一供’的产品质量不行,老被投诉,需要启用‘二供’或‘三供’来保生产。但采购已经跟‘一供’承诺了份额,现在生产端不认可产品,拒绝使用,两边就僵住了。”王勤说。

03、“晚一点、慢一点”

关于腾势的未来发展、如何打造豪华品牌,是李慧上任三个月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他给出的方案是:一是将品牌定位、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服务、渠道等整个体系的建设,都围绕用户需求建设;二是充分打磨好产品;三是豪华服务也必须跟上。

李慧直言,想要让新车上市就火爆,必须把产品做到极致。“哪怕出来晚一点、慢一点都没有关系,但一定要吃透用户需求。”

因此,腾势N8L这一局的表现,至关重要。

据悉,腾势N8L全系仍将搭载易三方、天神之眼 B、云辇-A、刀片电池等技术。和此前在产品宣传上侧重技术,突出豪华感不同,此次腾势N8L的发布,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其安全属性。李慧也说,用户画像中,约80%集中在30至45岁,75%为男性,且超七成家庭拥有一孩或二孩,这次腾势N8L瞄准的就是家庭用户。

除了冰箱、彩电、大沙发,腾势N8L拥有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技术,配备1颗激光雷达,可实现城市领航辅助、高快领航辅助和自动泊车,包括红绿灯通行,自主并线,行人礼让,ETC通行等。同时,N8L也可以实现120km/h的自动紧急制动,夜间90km/h的自动紧急制动。

赵长江曾表示,N8L的上市,标志着腾势将迈入月销2万~3万辆的全新增长阶段。从预订阶段的火爆程度看,似乎这个目标有望实现。

对比市面上的问界M8增程版(指导价为36.98万~44.98万元)、中大型SUV理想L8(指导价为32.18万~37.98万元)、大型SUV理想L9(两款车型指导价为40.98万元和43.98万元)、领克900(指导价为30.99万元~41.69万元)等车型,腾势N8L以不足30万元的起售价,做到了便宜又“大碗”。



但一个问题是,腾势N8L是否会抢占同样定位于大六座SUV的腾势N9的市场呢?

今年9月份,2026款腾势N9上市,官方指导价38.98万~44.98万元,尺寸比N8L略大一点,两者外观造型几乎一样,搭载的比亚迪“黑科技”也差不多。《财经天下》了解到,现在有不少潜在消费者在两者之间纠结,甚至有用户认为N8L就是取消了一些豪华配置的N9。

在接近比亚迪的人士看来,这两款产品的安全技术方案都是标配的,N9作为旗舰车型,更有独到的尊贵感。具体怎么选,主要看消费者预算。

在树立品牌高端化形象方面,李慧也打算开讲新故事了。据悉,腾势N8L将与多个顶级品牌展开合作,比如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高端滑雪场等。此外,还有上海双年展、高端艺术品鉴等高规格文化活动,以及EMBA戈壁挑战赛这类高端体验。

李慧表示,参加EMBA课程并缴纳50万~60万元的学费,是报名参与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该赛事的全球总冠名方,我们向腾势用户开放了这一精英体验通道。腾势的用户群体多为社会精英与各行业杰出代表,整个圈层呈现出不断向上的发展趋势。”

腾势N8L不只是李慧上任后的关键一战,整个腾势在D9之后,也太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偏科生了。

2026年,腾势将迎来“产品大年”,包括备受期待的腾势跑车,上市时间正在规划中。此外,还有大五座SUV等两款全新车型、腾势D9的改款车型以及下一代N8等,涵盖五座布局以及纯电版本的车,都在规划中。

(文中孙启、王勤均为化名)

(作者 | 杨十二,编辑 | 田梦,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