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全面进入存量市场,这个双十一,手机却“卖爆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时代周报 时间:2025-11-01 10:10:50

本文时代周报 作者:谢斯临


Pixabay

这个双十一,手机市场捷报频传,这是一个反直觉的结果。

9月,苹果(AAPL.NASDAQ)秋季新机发布会如同发令枪,拉开了四季度新机混战的序幕。小米(01810.HK)、vivo、OPPO、荣耀等主流手机厂商在9月至10月密集推出新品,试图在双十一这一年终促销季前抢占先机。

让市场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每一家厂商的新品都“卖爆了”。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苹果。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在中美市场,iPhone17上市前10天的销量较iPhone16系列高出14%。其中,标准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几乎翻倍。极佳的市场表现成功将苹果市值推到4万亿美元的新高。

中国一众安卓厂商的表现也毫不逊色。小米17系列,仅用五天便达成了百万销量,大幅超过小米15系列;vivo X300开售两天,两款机型的销量就已经超越前代X200三款机型的销量,创历史新高;iQOO 15首销四小时的销量亦达到14.2万台,相比上代增长了87%。

OPPO并未披露旗舰新机Find X9的销量对比数据,不过据OPPO Find系列负责人周意保在微博透露,该产品首销较上代有明显提升,尤其是Pro版人气很高。

在双十一到来之前,市场普遍认为,消费者的购机预算整体固定,已被国家消费补贴(下称“国补”)提前透支。在国补政策收紧的情况下,用户消费决策会更加理性,各家手机厂商必定面临不小压力。

或是压力之下,各家厂商使出浑身解数,通过打造具有差异化特色和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杀出一条血路。Omdia首席分析师侯林认为,本土手机品牌通过外观设计、电池、摄像头等实现产品差异化,并通过不断升级的AI功能强化用户体验,以吸引本地用户。Omdia预计,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补贴政策推动下,将实现温和增长。

新机频发,各显神通

9月10日,苹果iPhone 17系列率先登场,一连发布该系列4款新机。其中,既包括史上最轻薄的苹果手机——iPhone Air,也包括外观巨大变化的iPhone 17 Pro和Pro Max,以及各项配置参数均有明显提升的标准版iPhone 17。

苹果不仅罕见地将120Hz自适应高刷下放至这一基础机型,还在保持iPhone17起售价5999元不变的基础上,将内存容量从128G提升至256G,因此赢得不少消费者好感。甚至有苹果用户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苹果这次大方得都不像苹果了。

把牙膏挤爆的苹果,激起了市场的热烈反响。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第四季度开局强劲。10月前两周,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其中,苹果iPhone的销量同比增长29%。

在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Mengmeng Zhang看来,标准版iPhone 17有着更强的芯片、更出色的显示屏、更大的存储空间、升级的前置自拍摄像头,而价格与去年的 iPhone 16 相同。尤其是把渠道折扣和优惠券也考虑进去之后,购买这款机型几乎无需犹豫。

“简而言之,它提供了极高的性价比,而中国消费者也在用实际购买行为回应了苹果这一策略。”Mengmeng Zhang表示。

然而,就在苹果提高性价比的时候,国产手机厂商却在集体冲刺高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最初以性价比标签起家的小米。

9月25日,小米打破数字迭代惯例,跳过16直接推出小米17系列,以“全面对标iPhone”为营销口号,冲刺6000元以上超高端价位。凭借着独特的背屏设计,以及“跳级命名”引发社媒热议,小米17取得了超乎意料的市场成绩:不仅整体销量较上一代增长30%,更重要的,定价4999元起的Pro版本销量占比超过80%。

苹果、小米率先出牌之后,其他厂商迅速跟进,各显神通。10月13日,vivo X300系列正式发布。vivo此次推行“精简战略”,砍掉便宜的“Pro mini”机型,聚焦打造高端化的影像旗舰。价格方面,vivo X300 4499元起售,Pro版本5299元起售。

两天后,荣耀发布Magic 8系列,试图通过押注AI和长续航获得市场认可。售价上,Magic 8起售价4499元,Pro版5699元起;OPPO则于10月16日推出Find X9系列,同样主打影像,价格上各版本也与vivo保持一致。

vivo、荣耀并未披露旗下产品机型的具体销售情况,但据OPPO方面透露,Find X9系列开售10天,销量已超百万,其中售价5299元起的Pro机型占比超60%。

除主力品牌外,子品牌机型亦蓄势待发,冲刺高端。如小米旗下的红米,就在10月23日发布了REDMI K90 ,这一代产品不仅规格全面升级,定价策略也迎来了调整,价格在2599元到5499元区间,完整覆盖中端到高端价格带。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更是直接在发布会现场指出,红米不排斥与小米直接竞争。

存量市场的竞争

在苹果提供极高的性价比、国产手机集体冲刺高端化的背后,是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变。智能手机市场全面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增长空间日益受限,获取新增用户愈发艰难。

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大手机厂商全力扩大目标用户群体,试图以此蚕食竞争对手的既有市场份额,并借机巩固和放大自身的战略优势。

这一点可在第三方机构的监测数据得到清晰体现。

IDC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40万台,同比下降0.6%。其中,vivo以1180万台的出货量重返榜首;苹果以1080万台紧随其后,华为则以1040万台出货量位列第三,第四的小米出货量约1000万台,OPPO和荣耀则分别以990万台与980万台出货量排在第五六位。

从此不难看出,在中国手机市场,超90%的份额集中在头部手机厂商,且彼此之间的差距不大,排在最前的vivo与排在最末的荣耀之间,出货量差距仅有200万台。

Omdia数据同样印证了这一趋势。据Omdia监测,2025年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前五名排位略有不同:第一仍是vivo,1180万台;但第二变成了华为,出货量约1050万台;苹果则以1010万台排在第三,小米和OPPO分别以1000万台和990万台位列第四五名。

纵使排名先后有所差异,但各厂商差距逐渐缩小,竞争日趋白热化已成事实。这被业内视为行业进入成熟期的标志。卢伟冰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今年,市场没有哪个品牌市占率超过18%,中国手机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当大家很接近的时候,除非有人犯严重错误,否则就是一场消耗战,不要想着‘速胜’。”他说。

小米高端化的战略,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市场处境。卢伟冰指出,只有高端化,才能持续赢得未来。只有做高端化,才能为企业自研旗舰芯片输血,从而拥有软硬件融合带来的真正优势。

亦有厂商选择深挖存量用户的需求。

10月27日,OPPO旗下子品牌一加,就发布一加15及Ace 6两款机型,继续深耕游戏性能赛道。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一加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36.7%,是所有品牌里面增速最快的,有大量的用户来自异品牌。据李杰预估,一加年内整体增速有望达到50%。

“越是在外部刺激减少的情况下,本身产品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PC市场,现在高端游戏本销量均在上涨,均价很高,但是其他笔记本销量却在下滑。这背后说明,只要你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能刺激用户的购买,这才是大环境下很重要的东西。”李杰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