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量子科技写入“十五五”规划,步入全产业链布局时期

IP属地 中国·北京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11-01 22:07:39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指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量子通信被认为是未来信息科学的重要支柱,能够突破经典通信的性能极限,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信息传输。

实现量子科技领域的系统性突破,形成自主可控的量子技术体系,推动量子产业成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极,也将为国家信息安全、数字经济升级和综合国力提升提供战略支撑。

“量子技术长期以来都是国家的战略科技方向,此次将其纳入‘十五五’规划,应该说是国家加深了在这个领域的布局,步步为营,目前行业到了一个加速推进,形成未来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一位量子技术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上述专家补充道,现阶段量子科技领域正迎来全产业链布局时期,而不是单独科研机构和量子科技企业的“独角戏”。

量子科技领域涉及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十四五”期间,中国在量子领域也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墨子号”、“九章”、“祖冲之号”等一批重大成果集中涌现,量子科技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飞跃,量子科技发展的体系化能力正在稳步建立。

中国科学院院士、顶尖量子技术专家潘建伟教授此前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不断增强量子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发展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系统集成,通过人才、基地、项目全要素一体化配置,汇聚相关优势力量统筹组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全链条布局,构筑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系统性优势;二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量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科技金融体系,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量子科技研发,特别是前沿研究,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贯通发展,开展相关关键材料、核心器件、高端仪器设备、基础软件的自主研发,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三是坚持开放合作,以“可控开源”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基于我国已有优势,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规范建设,提高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创新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为推动量子前沿技术的发展,今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第二代量子体系的构筑和操控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度项目指南》,最高资助经费达到每项700万元,旨在开展量子信息科学方面的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推动数理、信息、工程与材料、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实现量子计算机等量子技术奠定物理基础。

量子科技领域的发展既离不开政策布局,也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今年9月,2023年度“墨子量子奖”获奖者、著名量子通信领域专家、瑞士日内瓦大学/康斯特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吉辛(NicolasGisi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量子技术发展到今天的阶段,应该更重视基础科学研究,鼓励年轻学者要有好奇心,追求自己的兴趣,少一些目的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