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欧阳易佳
![]()
吴波所携带的老式金属罗盘。受访者供图
深秋的北京,在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吴波的办公室里,一个巴掌大的老式金属罗盘,静静地诉说着一段曾经的时光。尽管GPS早已普及,吴波在野外考察时,仍习惯带上它。
“用惯了,踏实。”指尖抚过盘面,吴波的目光仿佛穿越回当年的野外实习现场。这枚大学期间老师赠予的罗盘,不仅是方向仪,更是科研初心的刻度尺。“握着它,就像老师在身边提醒我,做科研要一丝不苟、脚踏实地。”
![]()
吴波年轻时在毛乌素沙地开展调研。受访者供图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吴波的工作,就是让荒漠焕新颜。“这好比‘解剖麻雀’,只有在一个区域不断地深入研究,才能把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形成机制、治理技术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等研究透彻,最终为荒漠化防治提供具有普适性的解决方案。”
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如罗盘般的坚定,在岁月的刻度上,为万里黄沙标注了绿色的方向。这份坚持,终见成效。2025年,毛乌素沙地主体所在的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光伏+治沙+养殖产业联合体”模式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粮食体系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成为我国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亮眼实践。
进入新时代,我国把“三北”工程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坚持科学治沙,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中国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近两年来,“三北”工程攻坚战累计实施项目415个,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三北”工程东部歼灭战区,科尔沁沙地已经呈现出往日的稀树草原风光;中部攻坚战区,黄河泥沙输入量比以往大大减少;西部阻击战区,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戴上了“绿围脖”。
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时表示,“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进一步夯实了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提出“到205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1.9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达43%,可治理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25%以上,退化草原和湿地有效修复,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沙尘天气、泥沙危害全面缓解,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提升,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你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不热爱这个事业,就不可能一直坚持下去。”吴波说,仅一个区域绿化不算绿,共同守护下,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随着“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的全面推进,他所探索的治理技术正从毛乌素沙地这个“解剖麻雀”的样本,推广到更多需要绿化的国土。
“风沙还没有完全停下脚步,我们的研究也不会停止。”吴波说,他手中的罗盘刻度依旧清晰,它将一如既往地指引科研人员,罗盘之上,是指引方位的刻度;罗盘之外,是正在铺展的万里青山。(实习生刘艺璇对此文亦有贡献)
“十四五·十四物”系列报道:
之一:从代码中看中国创新
之二:便民业态“入圈” 幸福生活“出圈”
之三:车间的“智”变,发展的“质”变
之四:一台相机里的“蓝蓝天日记”
之五:从一度“绿电”看能源变革中的“民生答卷”
之六:科技筑巢 千头牦牛在高原“哞”幸福
之七:一张火车票里的交通强国答卷
之八:从“企业服务包”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之九:乡村振兴路上“鸽”声嘹亮
之十:一顶鹰纹花帽盘活文旅文化新体验
之十一:一张“异地结算单”铺就便捷就医路
之十二:一份保单托起家庭希望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