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I新世代」巨头入场赛道升温,VAST打响3D大模型破圈之战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华夏时报 时间:2025-11-04 22:13:24


本报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今年网易推出的游戏《燕云十六声》爆火,其核心玩法之一“万物太极”吸引了大量玩家,但不为人知的是,“万物太极”背后还隐藏着另一家关键的技术提供者——VAST。在人工智能步入以大模型为核心的2.0时代,当大众目光聚焦于语言与视频模型时,AI 3D模型领域正悄然成为新的竞技场,而VAST正是国内赛道上极具代表性的玩家。

“AI 3D大模型在游戏、工业等各领域都能看到广阔的落地空间。”11月3日,VAST创始人、CEO宋亚宸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这项技术当前需要进行应用破圈,从专业人士走向普通消费者。与此同时,随着赛道升温,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厂也纷纷入局AI 3D大模型领域,对VAST而言,如何在巨头的环伺中成功突围,同样是严峻的考验。

AI重塑3D产业

“AI作为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正成为重塑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近日,在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AI月光社系列活动中,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如是说。

3D视觉产业也不外如是。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为181.47亿元,其中2D视觉市场规模同比下滑5.07%,3D视觉市场约同比增长19.18%;预计至2028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中,3D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70亿元左右,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73%。

进入大模型时代后,3D技术逐渐由传统建模走向3D大模型。“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成熟,信息载体正经历‘返璞归真’的过程,3D将成为AGI时代的基础信息载体和‘基模’。”宋亚宸说。

根据VAST近日公布的数据,该公司旗下AI 3D大模型Tripo已服务全球超500万专业用户、4万家企业客户及700家行业头部客户,生成3D模型数量超5000万,远超人类手工建模历史总和。

宋亚宸向本报记者强调,生产工具的改变导致了生产关系的革新,为社会产生了更多新的机会。“AI 3D大模型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让人们都能够实时创作,低门槛甚至零门槛地创造可交互的3D内容,进行3D内容的消费,再用它产生全新的3D玩法;AI 3D大模型也不像传统建模需要那么多的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当门槛降低,自然就有更多中小团队甚至个人开发者有能力制作出此前不敢想的3D游戏,催生全新的内容生态。”

如今,AI 3D技术已在游戏、动画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其中,游戏可以说是极具商业化前景的场景,以VAST为例,除了《燕云十六声》,另外一款用户规模庞大的游戏《蛋仔派对》中也用到了该公司的建模技术。

顺福资本创始人李明顺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AI 3D大模型方向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这类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将3D内容的创作效率从“手工作坊”级别提升至“工业化”级别,尤其是对工业制造的C2M(消费者到工厂设计)有着巨大的价值;此外,在互动游戏、沉浸式文旅娱乐内容等应用中也有巨大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AI 3D大模型技术在商业回报上极具潜力。虽成立时间仅两年多,VAST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已突破1200万美元。

技术与市场挑战并存

VAST成立于2023年3月,自2024年初起持续迭代Tripo大模型,先后推出Tripo1.0至Tripo3.0等超200亿参数规模的3D大模型系列,同时发布TripoSR、TripoSG、TripoSF等3D基础模型。

“相较于通用大模型,AI 3D大模型在投入上要大得多,是当前AI领域最具挑战性的方向之一,天花板极高。”宋亚宸告诉本报记者,这是因为3D数据本身就比2D复杂太多,且获取3D数据的过程在难度、费用上都大得多;模型架构本身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如2D图像中像素有固定的空间顺序,而3D是无序集合;此外,AI 3D大模型对算力和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处理高精度3D数据所需的计算量和内存远超处理一张高清2D图像,目前既懂AI又懂图形学的复合型人才也很稀缺。

因此,即使突破1200万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在创业公司中已经算不错的水平,VAST依然需要来自外部的资金支持。今年6月,VAST完成数千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该轮投资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靖亚资本跟投,该公司此前的投资股东包括绿洲资本、达晨财智、春华创投、英诺天使基金、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等。

与此同时,和通用大模型一样,AI 3D大模型在商业化方面还没有形成真正大规模的生产力。李明顺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则因为AI 3D大模型行业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目前行业缺乏现象级的标杆应用,导致许多潜在用户对AI 3D的认知仍停留在“高级特效”层面,市场仍需要培育。

不过宋亚宸认为,AI 3D模型目前的普及程度相较于传统建模已经有非常高的渗透率了,VAST接下来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加入这个创造的过程,让更多的人把3D作为表达形式,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3D产业创造者。

VAST对于AI 3D大模型技术的破圈有着自己的规划。首先是面向动画、游戏、工业等领域的专业建模师,这部分用户需要专业的生产力工具,付费能力强,市场可达千万级;接下来面向业余3D创作者,这部分用户对3D创作抱有极大热情,市场可达数千万级;第三个阶段是面向喜欢创作内容、但之前没有创作3D内容经历的群体,市场规模为数亿级;最后是面向内容消费者,在VAST看来每个人都是内容消费者,这时的市场规模可达数十亿级。

然而,对于VAST来说,除了技术与商业化方向上的挑战,当前该公司还面临来自大厂的“威压”:今年9月,腾讯发布混元3D 3.0 AI模型;上个月,字节跳动Seed团队宣布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 1.0。

“VAST这样的早期公司,前期进入到市场有布局先机,与其它行业创业公司的发展路径一样:先凭借专注和速度,打造一个突破点去解决行业痛点实现MVP,并以此为支点,撬动更大的市场,最终等巨头再进入市场,再进行竞争。这是正常的路径,而且这个市场本身就比较垂直,也适合创业公司先去挖掘,不是主流平台公司的主要赛道。”李明顺说。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