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在中国文化中,每12年为一个生肖循环,因此第十三届MWC上海被赋予‘新起点’的意义,将开启全新发展阶段。”近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会长白德伟(Vivek Badrinath)在采访中表示。
作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发展风向标”,每年的MWC上海不仅汇聚全球创新企业及政策制定者,深入探讨最新移动通信技术如何重塑产业生态,还在近年来愈发展现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5G市场及移动生态领先者的创新能力。
MWC上海2026将如何打造差异化内容矩阵?在大会主办方GSMA看来,全球移动通信行业正呈现哪些新趋势,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发展成色如何?对此,记者与白德伟进行了交流。
![]()
规模扩容,全景展示产业融合前沿
白德伟透露,MWC上海2025吸引了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12500家公司的45000名与会者,2026年展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目前,MWC上海2026已宣布首批17家战略合作伙伴,涵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四大运营商和多家科技企业、国际组织和产业机构。
其中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科技企业包括华为、中兴通讯、中国信科、联想、荣耀、长飞光纤、高通;重要国际组织和产业机构包括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世界移动之都(Mobile World Capital)、GTI、车百会研究院(CHINA EV10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和5G工业与自动化联盟(5G-ACIA)。白德伟表示,这些战略合作伙伴将都将在共同打造MWC上海2026的亮点内容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据悉,MWC上海2026将围绕“智能基建”“智联共生”“企业智变”等前沿主题展开,涵盖主论坛、主题峰会、GSMA政策领袖论坛以及4YFN创新系列活动等核心板块。白德伟告诉记者,本届大会将设置多个全新展区,包括移动AI创新先锋、“未来星座”卫星产业专区、国际创新展团、城市创新展团、行业数智未来专区。
其中行业数智未来专区将重点涵盖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教育、体育娱乐与金融科技等领域,呈现产业转型的最新趋势。而谈及低空经济场景,白德伟说,中国在该领域已取得很多成效,运营商展示了很好的应用案例,比如用无人机送药、送包裹、跨江运输,相比卡车运输节省了大量时间。
“这些低空经济场景应用依赖于通信技术和网络连接,因为无人机需要联网才能实现远程控制。我认为低空经济会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该领域目前有很多新动态。MWC上海2026会就此展开更多讨论,明年在巴塞罗那举办的MWC2026也会涉及低空经济相关内容。”白德伟表示。
加码移动通信生态,中国创新动能澎湃
如今全球已进入移动通信技术与AI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白德伟认为,移动通信技术与AI二者正呈现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的趋势。“第一是‘AI赋能电信行业’,这能提升行业发展效率,企业可按需使用AI以减少算力消耗,同时AI还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是‘电信赋能AI’。”白德伟继续解释道,“因为人们使用AI时,都需要连接到通常部署在云端的AI模型。全球86%的人通过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进而接入网络。对于任何想要使用AI的人来说,通信行业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完善网络功能和特性,确保网络能支持AI流量,提升效率并满足未来增长需求,同时要扩大网络覆盖范围,让所有人都能受益于AI。”他还透露,为避免新一轮的AI鸿沟,GSMA正在积极与业界伙伴合作推动多语种大模型的开发。
“第三是‘电信与AI协同发展’,在中国这一现象很常见,运营商会与企业合作部署AI,并结合5G-Advanced技术,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力和业绩,或开发新产品。在B2B市场,电信与AI的合作是一个增长领域,这也是AI成为MWC上海2026关键议题的原因。”白德伟补充道。
值得关注的是,谈及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白德伟告诉记者,中国5G和5G-Advanced应用创新成果令人欣慰。同时,中国AI应用发展速度非常快,当前正处于创新活跃期。不同企业的AI模型性能不断提升,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GSMA《中国移动经济发展2025》报告显示,到2030年,移动技术与数字化转型将为中国经济贡献2万亿美元,5G及其生态系统将全面惠及中国经济千行百业。对此,白德伟表示,“中国正持续向世界证明,5G服务、移动创新、人工智能和数字服务等前沿科技如何真正转化为社会经济贡献。”
展望未来,白德伟强调,“GSMA的重要任务是在全球层面开发面向未来的标准和技术,服务全球用户群体。我们将持续重视维护全球移动通信生态系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覆盖最多用户,实现行业当前的成本效益和规模效应,同时汇聚全球智慧,让各国都能贡献创新方案,推出最具创新性的技术。”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