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品牌大咖说   商超店缩减之后:新能源汽车品牌去哪找买家?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中新经纬 时间:2025-11-07 18:11:47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宋亚芬)曾作为品牌推广“标配”的商超体验店(指在大型商场或购物中心内设立的汽车销售区域,通常由汽车品牌在商场空间进行汽车展示和销售),正在逐步收缩其布局规模。

  近日,蔚来、智己等代表性车企缩减部分商超店的动作,再次引发行业对这一趋势的广泛关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这一趋势其实在2024年就已经显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能源车体验/展示中心的数量占比为51%,而到2024年底这一占比已降至46%。数字的变化印证了行业转型的加速。随着新势力车企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与市场认知度的日益深化,其渠道策略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

  在郎学红看来,商超店本身就不适合作为一个永久性的展示或者体验的场所。“商超店更多功能其实是进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空间场景,让消费者在休闲场景中对品牌形成认知,了解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其在一定意义上有更多的品牌宣传职能,即更多地触达消费者。”

  辐射范围的局限性进一步强化了商超店的“短周期”特性。郎学红指出,虽然不同的城市级别,所覆盖的区域有所不同,但商超店能辐射的范围也就在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半径,所以,短则半年,长则两年左右,一个商超基本就完成它所能触达到的新消费者了,此后边际效益将明显递减。

  除此之外,高昂的运营成本与服务功能的单一性,也促使车企重新评估商超店的投资回报。郎学红指出,商超店一般都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商业中心,租金成本比较高,所以一个商超店在积累了一段时间的用户后,可能就会考虑换一个商超,或者进入汽车商圈,以便为消费者提供从试驾到售后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不过,郎学红强调,这并非简单的渠道收缩,而是一场深刻的渠道变革。收缩商超店后,新势力车企的渠道模式并非简单回归传统4S店模式,而是通过渠道创新和融合发展,形成一种新的4S、5S甚至多S模式。

  “这一思路的核心在于更多地去找到消费者出行的场景,而不是单一的4S店模式。”郎学红举例说,比如,将传统的4S店功能拆分为体验中心、交付中心、快修中心、钣喷中心等专业模块,实现更精细化的运营,如在社区设立小型试驾点,在商圈布局专属交付中心。或者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通过APP预约、直播看车、上门试驾等方式,打破时空限制,构建全时域的服务网络。

  郎学红进一步强调,这场渠道变革的核心,是从“车在哪里卖”转向“人在哪里用”的思维转变。无论是商超店的战略性撤退,还是多功能服务中心的建立,其根本目的都是更好地匹配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使用场景。(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袁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