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数学的理性中捕捉音乐之美?又如何将文学的想象注入太空之境?11月6日,以“浦江传科韵 菁英普新声”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浦江学科交叉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来自产学研各界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展开多角度多领域学科交叉分享,创造探索可能。浦江学科交叉论坛,历经二十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然成为探索前沿科技领域、促进跨学科融合交流、助力党外人士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
![]()
本届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沈维孝、何祖华、丁洪,分别作了题为《多项式的寻根之旅》《作物抗病育种——构筑粮食安全屏障》《固体宇宙中的新奇准粒子》的主旨报告。论坛还邀请了来自产学研各界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科普法宣介,从“数学与音乐”“太空与文学”“科普与市场”等话题开展了多角度多领域学科交叉探讨。
![]()
学科交叉有何现实意义?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丁洪认为,学科交叉早已渗透科研领域,而人工智能的兴起,更是为跨学科发展注入了革命性力量。“AI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做科研的范式,以前做科研是一个个体,基于人脑,是20万年来地球智慧的又一次飞跃,在AI的助力下能让人类科研做得更好。”
![]()
会上,市科技系统党外知识分子专家服务团成员代表发起倡议“做科普使命的践行者、科普使命的践行者、跨界科普的创新者、科普生态的建设者”,继续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中勇担使命、彰显作为。
看看新闻记者: 朱齐越
编辑: 朱齐越
摄像: 林羡德
责编: 李吟涛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