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小熊电器转型之路,高增长背后的质量与整合挑战。
2025年10月底,小熊电器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的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6.91亿元,同比增长17.59%;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36.49%。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小熊电器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9.3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同比提升180.2%。
![]()
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却暗含隐忧。近年来,小熊电器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而收购罗曼智能后的整合效果也尚待检验。
在小家电行业整体增长乏力、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小熊电器正走在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道路上。
01
业绩增长:战略转型驱动财务表现向好
小熊电器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增长,源于其成功的战略转型和精细化运营。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7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3.16%,利润增速远超收入增速。这一变化表明,小熊电器已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
小熊电器的业绩增长首先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非厨房小家电占比已提升至33.98%,其中个护品类占比从2.94%跃升至12.77%,增幅达415.99%。母婴类和其他类小家电也分别实现40.54%和20.48%的增长。这一结构性变化反映了小熊电器向“生活方式品牌”转型的战略意图。
![]()
据《财富在线》报道,小熊电器副总经理刘奎对转型的本质做出的解释是,“不止满足用户对家电的功能性需求,而是用全场景方案向用户传递生活主张、达成情感认同”。例如,“小熊喂养台”集合了消毒、泡奶、无水暖奶、摇奶等完整场景方案,精准解决了年轻爸妈的科学喂养焦虑。
![]()
财务指标的优化同样令人瞩目。2025年三季度,小熊电器销售毛利率为37.16%,同比增加1.54个百分点。同时,通过精细化运营,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全面下降,整体费用率优化明显。
![]()
小熊电器还将海外市场拓展作为重要增长点。2024年,国外销售收入为6.68亿元,同比增长80.81%。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已达4.12亿元,同比增长138.84%,海外部分占比有所提升。
![]()
小熊电器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全场景布局和海外市场拓展,实现了业绩的质变。
然而,这种高增长能否持续,仍取决于小熊电器能否有效应对接下来的质量管控与收购整合挑战。
02
质量挑战:创新驱动与品质管控的平衡
小熊电器在业绩向好的同时,也面临着产品质量管理的挑战。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止2025年11月9日,关于小熊电器的投诉已超1200条,涉及“产品设计缺陷”“售后服务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
据《新浪财经》等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9月,山东济南一名网民反映,家中使用的小熊电器养生壶于9月20日突然发生爆炸,喷溅的碎玻璃与沸水导致1名一岁婴幼儿全身40%大面积烫伤,伤势严重。
![]()
产品质量问题与小熊电器的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存在关联。2024年,小熊电器研发费用为1.95亿元,虽同比增长36.48%,但与8.64亿元的销售费用相比差距明显。
![]()
为提升产品质量,小熊电器在数智制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已建成5大智能制造基地,总面积约58万㎡,配备约2000㎡的专业测试评价中心。
小熊电器构建了“需求洞察-产品迭代-体验优化”的创新闭环。例如,小熊可拆洗破壁机历经三次迭代:1.0版本创新可拆洗设计;2.0版本实现IPX9级强防水并升级双刀配置;3.0版本创新豆水分离系统,从源头解决传统破壁机隔夜泡豆易滋生细菌的痛点。此外,小熊电器自2023年就启动“用户直达计划”,收集真实有效的用户意见直接反馈至相关业务部门。这种用户导向的创新模式确保了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随着小家电行业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博弈,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厨房小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9.3%,但零售量却下降1.2%。市场呈现明显的K型分化特征,表明消费者品质需求提升,愿为卓越体验支付溢价。
面对行业发展趋势,小熊电器需进一步平衡创新速度与品质管控,加大研发投入,构建更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03
收购策略:罗曼智能的协同效应与整合挑战
2024年7月,小熊电器以1.54亿元收购罗曼智能61.78%的股权,对应整体估值为2.5亿元,增值率109.23%。这一高溢价收购亏损企业的举动当时引发市场关注,但也体现了小熊电器通过外延扩张实现战略转型的决心。
![]()
据悉,罗曼智能成立于2006年,主营产品包括电动牙刷、剃须刀、理发器等个护电器,销售网络遍布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罗曼智能营业收入5.05亿元,净利润为-372.46万元,其代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0%。
![]()
收购完成后,罗曼智能的表现超出预期。2024年,罗曼智能实现的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83万元,约占小熊电器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24%。这一数字远高于收购时承诺的1500万元年度目标,为小熊电器业绩带来了实质性贡献。
![]()
小熊电器收购罗曼智能的战略目标明确:一是扩充个护小家电业务线;二是借助罗曼智能的ToB客户资源拓展海外市场;三是发挥协同效应,将罗曼智能的优质产品导入到小熊电器国内市场的各个渠道。
但值得注意的是,收购整合仍面临挑战。两家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风格和业务模式上存在差异,罗曼智能高度依赖代工业务,而小熊电器以自有品牌为主。如何实现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是小熊电器管理层需要谨慎应对的问题。
小熊电器需将整合重点放在业务协同、渠道共享和技术交流上。一方面,利用罗曼智能的海外渠道加速国际化布局;另一方面,将小熊电器的品牌运营经验赋能罗曼智能,帮助其开拓国内市场。
随着整合深入,罗曼智能有望为小熊电器带来新的增长点。但收购成功最终取决于两家企业能否实现真正融合,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总结
小熊电器在战略转型、品质提升和收购整合方面面临多重挑战,但也具备显著优势。
随着小家电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小熊电器的转型之路仍充满挑战,需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管控和用户体验提升,实现研发、品质与营销的均衡发展。
小熊电器有望通过内外兼修,在价值战时代构筑起可持续的竞争护城河,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真正转变。至于结局如何,博望财经将持续关注。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