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相逢集团这个名字挺喜庆的,去年在二级市场也很受欢迎,作为汽车综合平台的巨头,玩的主要是模式。
喜相逢是“中国汽车融资租赁第一股”,不过不是简单的租车公司,而是靠“低首付开车、慢慢还钱”的模式,在二三线城市闷声发大财的汽车综合平台。
现在公司的业务主要有租车、车贷、网约车等服务,甚至还把车卖到了国外。
喜相逢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围绕普通人的汽车需求,提供从买到用再到卖的一站式服务,重点客户是没钱但想买车、想开车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小城市还是挺多的。
公司核心业务是汽车融资租赁,去年赚了12亿,简单说就是你想买车,但是如果暂时拿不出20%-30% 的银行首付,喜相逢就可以让你只付0-10%的首付,剩下的钱分期还,还完车就归你了。
是不是听起来挺好的?
确实挺好的,主打一个门槛低和速度快,目标客户就是二三线城市25-40 岁的年轻人,或者那些有资产或者有稳定收入,但储蓄少的人群,银行可能审批不下来,喜相逢就接下了。
![]()
这几年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喜相逢的业绩增长也很不错,2020年营收才7.5亿,到去年差不多翻倍了。
以租代售这个模式,本质上就是抓住了一部分想买车但是钱不够的群体,在银行风控拉紧的时候,可以说非常刚需。
喜相逢也在2016年打造了网约车租赁,主要是给滴滴司机送车和管售后。
还为了这个业务成立了专门的子公司,名字叫“喜滴”,不要觉得这是蹭滴滴的名头,实际上滴滴是真投资了喜相逢,双方深度合作已经在六十多个城市投了1万多辆网约车。
这些车不止是租给司机,还管司机的培训、车辆维修、保险年检等,相当于网约车司机的后勤部长,这个也挺受欢迎。
网上经常有人开玩笑,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去送外卖跑滴滴,如果送外卖,倒是只需要几千块钱买辆电动车,如果跑滴滴,如果自己掏钱买车,也还是不小的一笔开支。
所以喜相逢就和滴滴合作,给这部分网约车司机提供服务,减轻他们的负担,这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所以去年赚了近2亿,而且还在以16%的速度增长,常年的出租率高达92%,很稳定的一门生意。
除此之外,公司还在扩展经营性租赁业务,也就是满足我们平时去外地临时租车的需求,这是一个发展了很多年的成熟市场。
![]()
喜相逢的这个业务品牌叫“悦也租车”,在80多个城市有200多个网点,目前规模不算很大,但是今年上半年也差不多赚了1个亿。
按照公司的规划,未来的重点之一还是准新车出口加上本地销售,这是新的增长引擎。
这个业务的逻辑是把从车企拿到的准新车经过专业整备后,要么在国内卖,要么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现在已经覆盖了18个国家,包括东南亚、中东和欧洲一些地区。
汽车这个东西,消费者最大的担忧就是保障,毕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出问题了咋办?
喜相逢对自家产品还是挺有信心,提供1年或者2万公里的质保,这一点跟我们熟悉的其他汽车交易平台不一样,这也是业务增速快的原因之一。
汽车这东西,很多年前是奢侈品,现在成为了几乎家家拥有的日用品,所以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竞争其实挺激烈的。
喜相逢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线,避开竞争最激烈的一线城市,那是银行和大牌车企的主战场,他专门扎进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建了 110 家直营门店。
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大部分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征信“简单”,没错,就是没怎么跟金融机构有过业务往来,这其实是不利于贷款审批的。
不要觉得借款就一定不好,个人也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靠着这三张表能大概判断用户的资金需求和还款能力。
所以当用户的征信太简单,几乎没数据的时候,银行的审批系统无法判断这个人的财务情况,所以一般很难审批,主要是为了规避坏账风险。
喜相逢既然敢于承接这部分客户,同样也要解决风控这个核心问题,具体方法就是“技术+手段”,居然把风控做到了行业最低。
技术很简单,贷前审批系统和信用审核模型肯定是少不了的,然后还会给每辆车装多个定位设备,保证能做到实时监控。
如果客户发生逾期,第一时间就会找到车,然后进行催收或者采取各种手段挽回损失,结果也非常好,公司的不良资产率只有0.7%-0.8%,而行业平均是1.5%-2%。
![]()
喜相逢的长期战略很清晰,能不能成,关键看这三点:
首先是准新车出口能不能持续大幅度增长,如果能把海外规模做起来,可能成为第二大营收来源,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上。
不过这个业务不但需要长时间积累,还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长期才能看出是否有成效。
然后是公司现在正在推行的数字化,看能不能做到降本增效,吞噬公司利润的主要是融资成本和坏账,如果能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还能妥善解决这两个问题,盈利能力肯定就会提升。
最后是品牌出海能不能成功,按照公司的规划是分三步走,先产品出口,然后设立子公司本地经营,最后树立全球性品牌。
现在喜相逢走到了第二步,如果能在中亚、东南亚等市场建立稳定的渠道和品牌,海外收入占比肯定会大幅度提高。
如果能顺利完成这三步,可能就会缓解公司现在的财务问题。
不过喜相逢的估值和不确定性都很高,如果第二第三步走通了,那未来的成长空间将是非常大,如果没有走通,那可能对公司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