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AI 主战场:热集看热闹,大集看门道

IP属地 中国·北京 雪豹财经社 时间:2025-11-13 22:16:32



作者 | 胡新周

2025年,全球AI行业的宏大叙事正面临一场“兑现危机”。

当众多公司仍沉迷于一味进行参数炫技,一个现实且紧迫的拷问,正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中发酵:AI究竟是需要持续输血的成本中心,还是能自我造血的生产力引擎?

从2023年的“百模大战”到2024年的“AI应用元年”,整个产业在亢奋与焦虑中完成了两级跳。但当热浪退去,不得不直面一个尴尬现实:不少AI应用仍停留在PPT层面。这并非指技术造假,而是指炫目的演示效果与实际生产力之间的断崖式落差。

AI难以嵌入产业肌理,是过去两年来被忽略的一个核心矛盾:在技术先进性与产业适配性之间,横亘着一道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

正是在这个节点上,2025百度世界大会传递出了一个清晰且务实的信号。

11月13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世界大会主题演讲中表示,只有当AI被内化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各行各业实现效果的涌现,进而引爆一场全面的生产力革命,推动经济增长,让“智能红利”转化成“社会红利”。

李彦宏称,我们正在跨越一个全新临界点,AI不再是“看起来很美”的演示,而是“用起来真香”的解决方案。今天任何一家企业,只有用好AI才能立于不败,任何一个个体只有用好AI才能掌控未来。

这番论述背后,是百度自身的长期实践:十年前就“起大早”做芯片、框架、无人驾驶、模型的百度,如今率先完成内化:搜索、文库、网盘等核心业务被AI重构,baidu正在被改写为bAIdu。

更关键的是,百度把这套方法论成体系对外输出,将自家的内化心法变成产业的通用工具,赋能百业AI原生能力。

雪豹财经社在现场看到:李彦宏演讲中提到的“老罗(罗永浩)数字人”,现场因网络问题,产品经理一开始没有演示成功。几个环节后再次演示,超预期的互动效果引发现场惊呼连连。李彦宏返场时笑称:“我们重要的事情从来不会放弃。”

这个小插曲,似乎也是百度十年坚持全栈自研的隐喻。

在百度的助推下,一场从“赶热集”到“赶大集”的迁移正在涌动:银行用AI提升风控,能源行业用智能体规划管道方案,主播用数字人冲GMV......

为什么是百度,把AI锻造成了真正的生产力?



十年全栈的AI原生范式

2019年,整个行业都是在黑夜中摸索。关于技术瓶颈的突破、商业化落地的场景,大家都很迷茫。

百度是中国最早对AI进行投入的科技公司之一。

早在十年前,百度就开始在语音识别、无人驾驶和深度学习等领域深耕。眼下,当产业注意力转移到应用落地时,百度已经提前支付了一张昂贵的门票:十年时间成本、近两千亿研发成本。

这张门票的名字,叫做“全栈自研”。

全球AI赛道玩家众多,但同时在芯片、框架、模型和应用四个维度构建起壁垒的企业凤毛麟角,百度是这些极少数玩家之一。

全栈预埋的布局并非热潮下的追赶,而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技术积淀。2013年百度启动深度学习研究院时,AI还远未成为时代热词。此后十余年,百度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技术闭环:

芯片层:百度自研昆仑芯,2024年在国产AI芯出货量位列第二,超过寒武纪。

框架层:百度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飞桨,用户数量2333万人,是中国市场上唯一可与全球两大主流框架TensorFlow(谷歌)、PyTorch(meta)正面交锋的深度学习框架。

模型层:文心大模型持续迭代,从ERNIE 1.0到ERNIE 5.0,实现了从语言理解到原生全模态模型的跨越,尤其在全模态理解、创意写作、智能体规划、指令遵循等方面表现出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应用层:百度智能云产业应用、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文心App、数字人等,构成了AI的落地场景矩阵。

这套自底向顶的体系,成为百度的“早集门票”,使得百度在中文生态、无人驾驶、行业大模型落地等方面的表现,足以与Google、meta等全球科技巨头并列。



百度把AI的每一层都握在自己手中,好比在一场竞逐中,当别人还在公共加油站排队等待时,百度已拥有了自己的炼油厂、输油管和加油站,确保动力源源不断且成本可控。

十年来,几乎在每个AI的拐点上都能看到百度的身影。今天,当AI的热度向产业落地,百度又一次站在新拐点上,率先完成AI内化。

如果说全栈是底座,那么内化就是校验成果的试金场。2024到2025年间,百度几款国民级产品都经历了AI重写:

百度搜索:迎来十年来最大改版,AI搜索从“找信息”到“完成任务”,拓展了搜索的边界。目前富媒体覆盖率达到70%。这是AI带来的质变,代表了下一代搜索的方向。

百度网盘:升级为一站式内容服务平台,推出多项AI功能,AI月活用户超8000万,累计服务超10亿用户。今年6月,百度网盘App位列“AI产品榜”国内总榜第一、全球总榜第二,仅次于ChatGPT。

百度文库:不再只是文档集合,而成为一站式AI内容获取和创作平台,拥有超过18亿专业内容资源,推出数百项AI功能,AI月活用户超9700万。

数据背后,是百度AI内化落地的实证。AI不再是被集成的外部工具,而是深度嵌入业务肌理的“原生器官”,成为企业的新质生产力。

十年前,百度是中国AI的探路者;十年后,它成为AI原生的中国样本。

市场对百度的认知,也正悄然发生一场深刻的重塑。

9月至今,百度港股涨幅接近40%,内化AI能力的价值逻辑开始兑现。它不再仅仅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搜索引擎巨头,而是在技术纵深和应用落地上兼具领导力的全栈AI公司。

产业的通天梯

科技巨头如何施用内化AI能力,是观察其未来战略的一扇关键窗口。

百度的路径已非常清晰:不将全栈能力当做独家护城河,而是将其标准化和平台化,转化为产业界可快速部署的生产要素。这意味着百度不只是提供AI,而是在帮助产业生成AI能力,造梯让更多人向上攀登。

首先是“硬件扳手”。

产业AI化的第一道门槛是算力部署,企业对大模型训练的需求已不再是有无,而是效率与成本。

在算力层面,昆仑芯是一款真正意义上为大模型而设计的芯片。今年4月,百度点亮国内首个全自研昆仑芯三万卡集群,它可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全量训练,支持1000个企业同时做百亿参数的大模型精调。

在今天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正式发布新一代昆仑芯和超节点产品天池。

全新一代昆仑芯包括两款产品:昆仑芯M100针对大规模推理场景优化设计,提供极致性价比,将于2026年上市;昆仑芯M300面向超大规模多模态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求提供极致性能,将于2027年上市。

同步发布的天池256超节点与天池512超节点将于明年正式上市,单个天池512超节点就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

通过昆仑芯和超节点技术,百度智能云能够提供更高性价比、更易用的AI算力服务。

例如,借助超节点架构,企业可以像使用单一服务器一样轻松运行参数模型,极大简化了超大规模AI应用的部署和运维复杂度。这能让更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可承受的成本拥抱先进AI技术。

企业获得的不是需要长期磨合的“毛坯算力”,而是开箱即用的“精密扳手”,直接嵌入既有业务系统即可释放智能价值。

昆仑芯的十年,是技术持续迭代并深度应用于产业的十年。这条陡峭的成长曲线,百度“画”了十年。



其次是“平台扳手”。

有了算力,不代表有了智能。真正决定AI普惠的是平台层的结构设计。如果说硬件是引擎,平台则是连接引擎与车轮的传动系统。

百舸5.0如同一位算力调度大师,让昂贵的GPU集群不再闲置空转。千帆4.0则更像一个AI工具集成箱, 把AI的研发、训练、部署打包成标准化组件。

最后,是繁荣的开发者集群。开发者的密度和活跃度,决定了技术标准的最终被接受程度。百度的飞桨与文心,是这个系统的第三层。

截至9月,飞桨文心生态开发者达到2333万,服务企业达到76万家。这种网络效应,让百度搭建的“通天梯”越用越稳固,越用越延伸。

热集看热闹,大集看门道

产业的成熟,往往从局部成功转向规模外溢的那一刻开始。

百度正在把过去三年的单点标杆连成网络,让AI产业从“赶热集”式的尝鲜,转向“赶大集”式的常态化产业落地。

热集看热闹,大集看门道。一旦技术从“追风口”转为“落场景”,生态的滚雪球效应才真正启动。

2025年上半年,目标是“打造最硬AI云”的百度智能云,在国内大模型相关项目中,以48个中标项目、5.1亿元中标金额稳居“双第一”,并在金融、能源、政务、制造等重点行业持续领跑。65%的央企、超半数主流游戏厂商、TOP 10手机厂商、中国市场销量TOP 15的汽车品牌都与百度智能云达成了深度合作。

头部企业借助百度的模型和算力建立差异化竞争力,腰部企业通过标准化平台实现低门槛应用。一个更开放、可复用的AI生态正在被催化。这种外溢效应让AI应用从个别成功案例变成行业共同语言。

如果说规模外溢解决了“谁来用”的问题,那么场景多点开花则在回答“用在哪”。

百度世界2025发布的全球首个能“自我演化的”伐谋智能体和慧播星数字人,都指向同一个判断:AI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万能,而在于提供对特定场景的最优解。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一应俱全。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生态中,百度伐谋作为全球首个可商用、自我演化智能体,正以寻找全局最优解为核心能力,为产业链各环节注入AI决策新范式。

价值衡量的标准是解决真问题。AI的内化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切入产业核心场景,并带来可量化的商业价值。

在金融领域,伐谋“入职”中信百信银行,在真实金融场景下独立工作,短时间达到了专业数据挖掘工程师的水平。这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将稀缺专家经验转化为可规模化部署的智能资产。

而当伐谋从数字风控走向物理世界,其价值被进一步放大。

在中国能建集团的海上风电工程中,面对全球公认的复杂管道布局难题,伐谋快速生成高质量方案,显著节省成本与工期。这印证了伐谋可以成为连接数据智能与物理工程的桥梁,重资产行业也能获得降本增效的新杠杆。

AI还开始介入产业生态的重构。

以慧播星数字人为例,本次双11,慧播星数字人带货GMV同比提升91%,开播直播间数同比增长119%,83%的开播主播使用过数字人。证明数字人不仅是流量工具,更是重构“人货场”的生态新引擎。

这一重构能力正加速向全球溢出。

慧播星目前已落地巴西市场。后续,还将发力东南亚、美国等重点国家和区域市场,积极拓展Shopee、Lazada等主流平台。萝卜快跑则凭借1700万次全球服务、每周超25万全无人订单,与Lyft、Uber等国际平台达成合作,形成“中国技术,全球运营”的新范式。

这标志着中国AI输出形态,已经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底座出海”的跨越。

今年9月,美国知名杂志《财富》将百度列入“改变世界公司”榜单。百度的AI能力正在从“中国大集”卷向“世界大集”,它不再是“中国特供”,而是全球AI基础设施的重要候选者。



结语

生态的滚雪球效应遵循三个定律:

第一,初始动能必须来自真实价值创造;第二,雪层密度要足够高(场景覆盖多),否则滚再大也是空心;第三,斜坡要足够长(时间长、地域广),才能让重力持续做工。

百度的AI叙事,恰好满足这三点。它并非一场抢占先机的豪赌,而是一场关于技术信仰的漫长修行。百度用十年耐心,回答了产业界最紧迫的问题:AI如何从昂贵的成本中心,变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力引擎。

从赶热集到赶大集,从尝鲜到常态,从单点到生态——百度的实践,如同一颗投入产业湖心的石子,其激起的内化涟漪,正在将智能红利扩散为整个产业的增长动力。

封面百度官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